|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興趣愛好: 北漂阿姨白天保潔 晚上畫筆靈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60後北漂阿姨的雙重身份,白天保潔養活自己,晚上畫筆豐富靈魂


“畫畫能養活自己?做夢吧!”面對姐姐的質問,50歲的王柳雲,心裡涼透了。

2016年,為了改善家裡的生活,經歷了太多磨難的王柳雲,決定學畫畫掙錢。


然而,親友都不支持她,就連她的丈夫也勸她回家,說是不想被村裡人笑話。

但是王柳雲依然咬牙堅持著,並且創造了奇跡。



01

王柳雲1966年出生於湖南婁底一個農戶家庭。她的父親因患有小兒麻痹症,不受控制的肢體動作,常被村裡人取笑,連帶著,小時候的王柳雲也變成了同伴嘲笑的對象。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倔強好勝的王柳雲,學習越發地努力,她希望通過讀書,脫離現狀,改變自己的命運。

確實,王柳雲16歲時,如願考上了重點高中。豈料,由於家境貧寒,再加上父母生病,王柳雲只讀了半年高中,就被迫輟學回村,一邊照顧著父母,一邊種田養家。

可她不想認命,不願一生被禁錮在田野山頭。於是,只要一有空,她就堅持聽廣播,跑到郵電局翻閱各種書籍與報紙雜志,不放過任何了解外界的機會。

因為她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要走出這座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果然,在她20歲那年,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全國,綠植產業也蓬勃興起。王柳雲想到自己看過的一篇文章,裡面介紹湖南邵陽有位農民,如何靠種植樹木來發家致富。

一嗅到商機,王柳雲馬上前往邵陽拜師,開始學起了培植樹苗的生意。

聰明的王柳雲學成回鄉開始創業,很快就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村裡的“首富”。

創業的經歷並不愉快,被人騙、被質疑,讓王柳雲深深感受到女人獨自創業的艱難。再加上父母去世,哥姐各自成家,這讓單身一人的王柳雲,倍感孤獨。

“我要有個家”就成為她最想實現的願望。





不久,24歲的王柳雲,遇見了那個她自認為可以托付終生的前夫。男人為她洗衣做飯,端茶送水,極盡溫柔與體貼,讓她感到幸福正在向自己招手。

熱戀4個月,她就與前夫結婚了。不曾想,這段婚姻並沒她想象中那般美好,原來前夫在婚前對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偽裝的。

婚後,前夫原形畢露,猙獰可怕。不光卷走了王柳雲的錢、帶女人回家,還常常家暴於她。若要反抗,迎來的就是更重的毒打。

王柳雲不敢提離婚,更不敢逃跑。因為前夫會拿孩子要挾:“如果你不服我,我就把孩子踩死、摔死。”

好在,善惡終有報。伴隨著前夫車禍去世,王柳雲長達7年的婚姻噩夢終於結束了。



02

前夫的意外去世,對於王柳雲來說,是一種苦難的解脫。

但每每回憶起這段經歷,她還是心有余悸。為了避開村裡的閒言碎語,她帶著6歲的女兒,離開湖南老家,前往浙江台州打工。

在打工期間,王柳雲認識了現任丈夫。當時,兩人經濟條件都很差,而且老林還比王柳雲小3歲。不過最終,他倆還是走到了一起。

因為,這個男人雖然沒有多大能力,事事都要靠王柳雲張羅,但與前夫相比,他善良不暴戾。最重要的是,老林給了王柳雲充分的精神自由。

與現任丈夫結婚後,王柳雲一人扛起了所有重擔。蓋房、供女兒上學,負責丈夫的生活起居……最後,裝修房子花光了她的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為了將來考慮,王柳雲覺得必須要想辦法掙錢了。

2016年,她在電視上看到一位60多歲老人,學畫畫的故事,深受啟發。接著,她又打聽到,福建雙溪古鎮有免費教油畫的地方,有人一副畫就能賣上萬塊。

王柳雲心潮澎湃,尋思著家中樓房已建,女兒工作穩定,沒有羈絆。現在正是外出學習,讓精神自由放飛的好時機。

此時,王柳雲已經50歲了。她人生過掉大半,卻不服“命”,懷揣著300元,只身一人遠赴福建雙溪。由此,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03

雖說畫畫是王柳雲從小的愛好,可自從為了生計四處奔波之後,王柳雲就再也沒有拿起畫筆。因此,初到學畫畫的地方,王柳雲顯得不知所措。

老師說:“你想畫什麼就可以畫什麼。”在老師鼓勵下,王柳雲抓起了畫筆,想起故事中老人畫的馬燈,心想:“那我也畫馬燈吧。”



誰知,這一畫,就一發不可收拾。除了畫馬燈、王柳雲還畫板凳、畫農田、畫自己生活中看到的東西……靈動自然、妙趣天成的筆觸,連畫室的老師都驚歎。

而畫畫中的王柳雲,也像換了一個人。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第二次來到了人間。



丈夫原本以為王柳雲只是一時興起,沒曾想她卻當了真。得知王柳雲學習畫畫,親友各種冷嘲熱諷,如潮水般撲面而來。

電話裡,姐姐質問她:“畫畫能養活自己?做夢吧!”甚至,丈夫老林也趕來勸她回家,說不想被村裡人笑話。

然而,經歷過人生太多苦難的王柳雲,自從發現能在繪畫中找到一份安寧之後,就決定要繼續深造下去。

王柳雲廢寢忘食地學習,在繪畫方面也顯示出異乎尋常的天賦。她的畫風獨特,所描繪的景物,質樸中帶著堅韌,粗糲中包含婉約。


當自己的畫作被人買走,王柳雲這才真正相信,繪畫真的可以給自己帶來效益。



但是王柳雲在福建一邊打工一邊畫畫,呆了1年多,創作就陷入了瓶頸,為了能夠突破瓶頸,她又再次啟程,前往深圳油畫村繼續學習

期間,王柳雲還輾轉到河南一所農村學校,做起了美術老師。學生對美術教材裡的內容提不起興趣,她就鼓勵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引導學生去感受、去觀察。

一學期下來,校長張敏發現,自從學生上了美術課,寫作文都比以前有想象力了。王柳雲還被學校評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

用自己的熱愛來謀生,那是王柳雲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她甚至想著,將來老了,無法打工了,就去農村當老師,免費教孩子們學畫畫。

誰想好景不長,疫情突然降臨,學校的課程屢次被中斷,最終只能停課。王柳雲再次失業,這是她學習畫畫的第3年。

不順心的事接二連三,但王柳雲依舊無法放棄追求自己的愛好。2020年4月,已經54歲的王柳雲,主動聯系在北京打工的畫友,決定去北京,開始北漂生涯。





04

初到北京,王柳雲的打工生活並不順利。因為,她邊打工邊畫畫的行為,不能得到其他工友的理解,甚至還有不懷好意的人,來騷擾她。沒有畫畫的時間和空間,曾迫使王柳雲一度想放棄畫畫。

好在,世間還是好人多。

當一位畫友得知王柳雲不想畫的消息,就每天發微信,鼓勵她一定要堅持下去。而同住出租屋的河南夫婦,也在得知王柳雲的境遇之後,熱心幫她找到一份寫字樓保潔的工作。

於是,每天從早上6點開始,王柳雲就穿上灰撲撲的工作服,趕往北三環一棟寫字樓,開始工作。早中晚,她要負責打掃3個樓層的地面、4個廁所的衛生,以及負責20多個辦公室、會議室的清潔。


如此繁重的工作,需要一直忙到晚上7點,幸虧有午休那兩小時,給了王柳雲釋放的空間,這是她最最寶貴的時間。

她簡單吃過午飯,就躲進女廁所那不足3平米、堆滿抹布與拖把的儲物室,畫高山流水、禽鳥走獸、田野鄉間、戶外的大千世界……

最後,因為畫畫太過投入,王柳雲幹脆吃喝都在這狹小逼仄的陋室中。在她眼裡,自己的晝與夜,截然不同。白天的工作在養活自己,而晚上的畫筆則豐富靈魂。



05

202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柳雲嘗試將自己的畫作,放在社交平台上。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這些畫得到很多網友的喜愛,居然還有人主動聯系,要到她的“畫室”選購畫作。

這讓王柳雲驚喜不已,她會根據每幅畫的難易程度,給出上百至上千的不等價格。其中一副大海的畫作,還被網友出價2000元買走。

至此,一傳十、十傳百,她的繪畫以及生活經歷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甚至有人在王柳雲的微博下留言,同情她的苦難人生。但王柳雲並不接受人家的同情,因為她覺得,這一類人並非真正有悲憫之心,充其量都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後來,初中同學知道她的境遇,要拉她進同學群。一些生活條件好的同學更似好心地詢問:“為什麼不早點說?早點說,可以幫找份好工作,保證有飯吃。”

這種話深深刺痛了王柳雲,她會不客氣地回復:“你再說,我直接把你刪掉。”

在王柳雲的眼中,自己的職業雖底層,但自己的靈魂卻很大,誰也不比誰高人一等。



此時,王柳雲在網絡上的爆紅,使得包括央視、新京報、環球人物在內的很多媒體,紛至沓來,介紹王柳雲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宣傳其不屈服命運的精神。



央視、環球時報還將王柳雲贊為“陋室畫家”。

面對“你出名了,你紅了!”的評價,王柳雲總是淡然處之。

“名聲對於我,就是一片羽毛!”她還自嘲自己就是一坨狗屎。除了對畫畫有信心,她並沒把自己當回事。



06

2023年,是王柳雲北漂的第四個年頭。雖然仍做著月薪4500元的保潔工作,但王柳雲並不覺得生活淒苦。她喜歡北京的文化氛圍,喜歡這裡的包容與平等。

上班的時候,她勤快話少,埋頭苦幹;休息時,她除了畫畫,還讀杜甫的詩,看黃公望的故事……在藝術的世界裡,她的心靈得到滋養,人生感到快樂。

畫畫,是王柳雲用盡余生勇氣,頑強抵抗世俗枷鎖的逆風翻盤。她用自己的人生告訴大家:即使身在泥潭,也要仰望星空。只要心懷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作者:欣曠神頤

編輯:青青

參考資料:

1、女廁所裡的“藝術烏托邦” 新京報 2022-09-07

2、《道德觀察(日播版)》畫出我人生 央視網20220830

3、平凡而偉大的陋室畫家 人民網 2022-11-14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