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小吃: 廉价小吃被捧高价网红 割年轻韭菜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继网红草莓塔、热奶宝之后,


前段时间上海的一家糖炒栗子火了。

装进咖啡杯里的栗子华丽转身,


一杯就能卖出22-48元不等的“天价”。

网友:这个价格,是我吃不起的栗子...



开在豪华商圈,极简日式装修搭配中英文组合标识,

硬是将街头糖炒栗子吃出了精致都市化。

还特地标明了栗子的产区,以来区分栗子的品质。

有网友说:“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分轻度、中度、深度糖炒,

开始区分栗子的甜度、口感、风味、易剥程度......

最后再通过水洗、日晒、蜜处理法激发食物的复杂性。”



图源:@ray不想上班谁爱上谁上

以后想买份栗子可能就得说:

“请给我一杯“深度糖炒的秦岭SOE臻选板栗。”

吃栗子前,要先观、闻、品、评,

等到滋味沁脾后,大手一挥,写下留世之作:

“我不允许还没有人吃过这口糯唧唧、甜滋滋的糖炒栗子。”



图源:@ray不想上班谁爱上谁上

如何让平平无奇的板栗售出高价?

除了“咖化”,还能“艺化”。

将板栗串成栗子花束,爱她就送她一束秋日板栗吧~



花式文案+精致包装,20块一斤栗子摇身一变99元一束捧花栗。

互联网上秀着浪漫至上。



图源:@董瘦瘦

童年记忆中的特色小吃,逐渐“网红”起来,

或精致、或猎奇、或西化......

美食走向互联网营销,味道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特点。

没人好好研究口味,而是想着法子,变着花样的出奇制胜。



疯狂堆料,满的溢出屏幕

最近这些年,网红小吃愈演愈烈。

为了抢夺市场、话题,提高定价,各色另类吃法层出不穷。

早先,通过在饮品里叠加各种廉价的配料,去吸引顾客买单。

满足的小料吃起来,完全抵得料一顿饭,奶茶“粥化”甚至可以看不见一点水。

呈现出一种满满当当,物有所值的感受。



图源:@清澈里

这不,火热的奶茶粥让不少商家看准了商机,啥都往里头加点料。

而这“料”也不外乎就那些珍珠、芋泥、西米、奶盖、茶冻等一些列廉价饱腹的食材。

烤红薯,不再是阿婆阿公冬日沿街推送过来的温暖,

而是得精致的,先旯开一个口子,

往里灌进一些奶油、麻薯、曲奇、芝士、芋圆......

糯糯唧唧还能拉丝。





河南街头小吃“热奶宝”如同“天降紫微星”席卷各大夜市街头。

血糯米、甜筒、奶油混合而成,扎实饱腹。

为了博出位,慢慢发展出了肉松、奥利奥、焦糖饼干、白玉豆乳等多重口味。

配合节日,出限定,打造氛围感。



慢慢“热奶宝”不再是曾经冬日冰淇淋,而成了网红化石小吃中的一员。

价格随着“身份”的变化,水涨船高。曾经一元一个,如今10元一个。

有网友回忆:记忆中单吃血糯米都是甜的,

而现在吃完了奶油层,血糯米就变的寡淡无味,难以下咽。



图源:@savokiii

配料多到堆不下,爆改成桶装,

XXXL“吨吨”桶喝到你发慌!



图源:@咬一口芒果

“包治百病”拇指生煎,且不说巨量食物会不会造成浪费,

将滚烫的生煎放在非食品级的塑料手提袋装里,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塑料胶的臭味。





去年圣诞爆火的草莓塔自然也毫不例外,横向不行就纵向拔高。

杯身的3倍长,简单几根竹签就串了起来,挤上灵魂“奶油”。


不仅突破高度,甚至还突破了物理意义上的维度,成为了检验爱情真意的载体。

“我,22岁,老公为我全款拿下”



总之,没有不能堆的食物,只有不够大胆的脑洞。



中西混搭,走高端路线

靠堆料打造爆款溢价,终归会生腻。

想要打出价格差,那就要走精致高端路线。

怎么个高端法儿?

中式餐饮西化,加上少、精致、氛围、温度等等附加值,

上个档次轻轻松松。

玉米上顶个珍珠奥利奥奶油大福;



图源:@草莓熊酱酱子

油条煎饼搭配阿芙佳朵;





图源:@花仔粗来丸鸭

浓缩配汤圆......



图源:@就喝一口怎么啦

更离谱的,肠粉不倒酱油,倒咖啡,还好吃?真是救了命了......




图源:@噢,是米饭

为了能在社交平台吸引到顾客,

咱们的一些民间小吃被赋予了更高的立意。

层层分级,讲究食材、讲究烹调、讲究摆盘。

以各种形式、样貌与西式结合成“中不中”,“西不西”的网红小吃。

用所有的精致外表收割一个又一个的钱包。



图源:@大脸是猫儿

他们往往坐落一、二线的高端商圈、写字楼,售着比外面高几倍的价格。

为CBD的环境买单,为高质量的服务买单,

但是为口味,那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进阶妖魔化

无论是堆料搞噱头,又或是西化搞溢价,

从食品出发,可能会有惊艳的口味,最差可能也就是普通、不好吃。

但当食物已经开始深陷互联网的流量池中,刺激感官获取流量。

由此“妖魔化”的引流产品也就越来越多了。

龙虾酸奶冰:



奥利奥奶茶涮羊肉:



螺狮粉青团:



图源:@大脸是猫儿

他们甚至不指望你会品尝,而是希望能够猎奇到博得关注。

所以出现一系列颠覆大家认知,甚至看完会起生理反应的“奇葩”。

满档的红油食物配以“高饱和”、“高纹理”、“过度锐化”的蜜汁滤镜,

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简直是恐怖片现场。





真的会有人“就为了这口”吗?



这么统一的画风,是不是有专门的修图培训班呀!

不禁担忧,真的没被骗钱报班吧。



网红被污名化是普通人一次又一次的踩雷,

从信任的为此排长队打卡,到最后听到“网红”二字自觉归类为“避坑”指南。

中国自古“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大大小小的菜系,种类繁多。一个月不重样,可能都无法尝尽中国美食

就在如此丰富的饮食文化里,去被局限在社交平台里。



对于食物的描述,也只剩简单粗暴的奶乎乎、糯唧唧、绝绝子......

想当年,汪曾祺先生吃一碗阳春面,就能写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浮躁又快节奏的社会里,焦躁不安的情绪,让我们仿佛失去对生活的感知。

我们渴望刺激神经,产生多巴胺,追逐短暂的快乐,

却无法静下心来,看看街边的烟火。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8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