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翟天臨: 大學生最恨的關鍵詞翟天臨排第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往事暗沉不可追,來日之路光明燦爛。


春天到了,又到了萬物復蘇的季節,沉浸在歡樂氛圍中的大學生們,也不禁開始躁動起來。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當代大學生,你可以沒錢,但是不能沒活兒。”


他們有時在宿舍盡情放飛自我, 宿舍大舞台,有膽你就來。



圖源:微博@來八個卦

有時直接把目光放向更加廣闊的社會天地裡, 做群演體驗一把“當小八嘎”是什麼感覺。



感情未免太投入了 / 圖源:微博@資深熱心觀眾

說起整活這一塊,有大學生出沒的地方,似乎總充滿了快樂的氣息。

對此路人們往往感到欣慰: 放肆的青春,本就是無限張揚和快樂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但在“快樂”的表象背後,可能只有大學生本人清楚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畢業。



把“最重要”打在公屏上

人們看到的:當代大學生在線表演發瘋、一邊上學一邊當群演好歡樂。

實際大學生想的:好耶!新傳作業點贊數有著落了、實習證明章要到手了!





為什麼這屆大學生這麼拼? 實在是對 於他們來說:噫吁噭Α毕业难,难又G掀嗵臁

具體有多讓人頭疼,從畢業季的熱搜話題上就可以窺見一二。

每年春季,對畢業論文的吐槽,都會准時登上熱搜榜。



這個季節,如果你隨機抽選一名幸運當代大學生,向他們提問: 請用一句話形容你的畢業論文?

想必得到的答案會是:依托答辯(一坨大便)。

實在不是因為他們過度謙虛,而是進入畢業這一年,無數大學生正被論文折磨地死去活來。

故事往往是從選題這一步開始的。

一些大學生始終沒有弄懂: 明明自己每月生活費都算不明白,為什麼一打開開題報告,總感覺自己是什麼“拯救世界經濟於水火的英雄”?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有些人看著宅在宿舍床都不下,背地裡卻要為澳洲土著人的身體健康鞠躬盡瘁。”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距離首都北京千裡之遙,那也沒關系,我會為北京朋友的地鐵通勤問題建言獻策。”





圖源:微博評論區

用一句大學生朋友的話說,“這論文選題看似困難,其實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

確定選題,只是萬裡長征第一步。

一開始,有的人蓄勢待發,全身一股宋丹丹的反骨——



然而真實情況是,過了段時間問進度:《月子2》寫得比我快。

“還有十萬多字就結稿了。”



進度突飛猛進

很多同學往圖書館一坐,電腦一開,兩眼對著自己的論文,只覺得前方是一片無底的深淵。

如果說高強度的學術訓練必將帶來過程上的痛苦,而痛苦之後必將迎來光明的未來。

那麼大學生心裡估計只會呐喊:這論文——



發給導師一看,導師也感受到身心巨大的折磨。

甚至要嘲諷你一句:你這論文是想發《讀者》還是《意林》……的笑話合集?





圖源:微博@互聯網歡樂指南

捶胸頓足後,最痛苦的不是對你發泄,而是還要一點點替你修改——

雖然就這麼發出去,可能對學術界造不成任何威脅,但卻足以讓導師“一夜之間名聲掃地”。

甚至……導師也不知道這一堆東西怎麼改。





以至於會在迷茫和崩潰之後,直接定義你的文化程度:“文盲。”

“不知所謂。”



圖源:微博@阿明同學

難怪前段時間網上火了一篇只有幾個字的致謝:

謝謝老師多年的指導,學生朽木。

“朽木”兩個字,將自己內心的崩潰,論文寫作時的煎熬,以及導師耐心地指導、不離不棄,表現得淋漓盡致。





畢業論文:讓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死不敢死、死去活來……

但如果你說,不就是一篇論文嗎, 真有這麼難寫?

此時的大學生會虔誠推薦:看看季羨林先生寫畢業論文時的狀態,你就懂了。



到如今,先生的狀態已經被當代大學生們細分,作具體形容用——

“我沒交,我的同學卻交了,令我感到頭痛胸悶。”

“我對自己所選的題目沒什麼話說。”

當然,有時答案也會有不同,畢竟你的論文和季羨林的論文有些不一樣。



碩士論文大概四五萬字,本科畢業大概論文一萬字

寫論文為何如此讓人頭疼?

一般來說,撰寫一篇論文,大致要經過選題 、框架、撰寫、修改這幾個過程。

而對於畢業論文來說,這其中又貫穿著開題、查重、盲審、預答辯、答辯等環節,可謂關關難過。



接到導師“你論文選題不太行”的大學生狀態be like/圖源:《黑暗榮耀》

選題方面,畢業生們絞盡腦汁,只為符合“一篇論文要求新求實”的的要求。

所謂“新”,就是不能研究前人已經講述過的東西。

而求新的方法無非兩種,一種稱之為“哥白尼式”,也就是徹底的、完全顛覆的創新;還有一種是“托勒密式”,也就是結合前人成果漸進地創新。

“前一種就不要想了,估計少有人做,做出來估計也是荒謬。”





比如這種…… / 圖源:微博

而想達到後一種,也不見得容易。


由於現代科學的發展,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已有知識的積累已經到了相當繁復的程度。

學科分化越來越精密,研究領域越來越細致,前人的成果也仿若汗牛充棟。

很多時候絞盡腦汁找到個貌似沒人研究過的題目,結果一查—— 人家十年前就寫過了。

或者確實沒人寫過……但這也有可能,該領域確實不值得研究。



圖源:微博

不少畢業生的論文選題,到最後只能導師給題目。

到了內容撰寫部分,困難更多。

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要做到資料豐富程度與挖掘深度要彼此配合,邏輯關系和全文結構相互呼應,還要照顧到閱讀難度與流暢度間的關系。

根據學科的不同,還可能需要用實驗、調查等方式獲取數據。

你大概聽說過這句話:心碎大學生在線求100個問卷調查對象,真誠互助,童叟無欺。



圖源:小紅書

還一度誕生了畢業季的“大學生問卷互助群”,專門用來填寫問卷。



圖源:微博

沒辦法,沒有原始數據,根本不可能開始分析。

實驗什麼的,就更困難了。

你需要提前籌劃,防止實驗時間過長而無法撰寫論文;

需要周末和半夜待在實驗室,隨時記錄可能產生的實驗結果;需要預備操作不當產生的意外; 需要重復實驗以防產生的偶然性結果……



當然,對於一些專業的同學,比如農學專業,為了獲取實驗數據,你還需要:

割草喂豬。



圖源:微博@共青團中央

下田挖地。



圖源:微博@星視頻

好不容易寫完初稿,熬到了論文修改階段,前面又橫亙了巨大的阻礙,查重。

每當這時,翟天臨總要被無數大學生問候,乃至於他現在的評論區中,仍然是畢業季大學生居多。




圖源:翟天臨微博評論區

由於翟天臨事件,許多大學提高了查重標准,加強了盲審力度。

許多大學生不得不絞盡腦汁,降低自己論文的重復率。

比如西紅柿炒雞蛋,要改寫成:





圖源:即刻app評論區,下同

帶“半”字的,統統改成0.5。





怪不得老師說學生“不講中國話”,原來是幹脆創造了一門新的語言。

好不容易論文通過答辯了,仍然有許多同學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答辯”。



大學生:完美演繹導師看我論文後的精神狀態。

畢竟,相當多的畢業論文只是達到了“允許畢業”的水平,距離真正有質量的作品,還差得遠。

小妹問過自己身邊的博士生,他們寫論文是不是簡單一些。

得到的答案是:一般第一稿,完全沒法用。

其實不止畢業論文,畢業前大學生面臨的各類極限挑戰,還包括實習證明、志願時長、綜測加分等等。

以上三項,堪稱“大學生誘捕器”。





這還不算什麼,有大學生幹脆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為的就是給實習證明蓋個章。



其他大學生:我認你當大哥,你給我蓋實習章。

視頻平台也處處充斥著“求圖”的消息:

“求一張不帶臉穿志願者紅馬甲的照片,當志願服務材料用。”



圖源:抖音

還有大學生為了綜測,不惜在各個領域來回“跨界”。

明明是動物醫學專業,卻為了綜測,報名了市場調研大賽;棄醫從商什麼的,也是老傳統了。



綜測,即綜合測評,是新一學年開學初開展的一項測評活動,對於上一學年的表現進行評價等,通常會與畢業、獎學金評定、考研、升學等掛鉤/圖源:微博

大學生為了畢業有多努力, 從 這樣一個問題裡, 大概可以看得出來。

社交媒體裡有人問,不小心把紅豆綠豆混一起了,怎麼分開?

結果熱評第一是:找個大學生,跟他說給你加0.5綜測分。





圖源:微博

玩笑歸玩笑,這些現象都曾引起過不少爭議與討論,甚至還有一些買賣交易、詐騙問題產生。

困境值得討論、現象也許該做出改變,但對於大學生們而言,解決眼前的問題,依舊至關重要。

畢竟,畢業也是另一個開始。

據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會達到1158萬人,比2022 年增加了82萬人。

這一數字,比號稱“史上最難畢業季”的2022年,還要多出82萬人。



圖源: 中商情報網,數據來源: 教育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網絡上關於“網課一代”的討論也不在少數。

前程無憂曾發布《“網課一代“就業前景調查報告》, 近2成企業表示,對網課為主的大學教育質量不樂觀。

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求職季,眼前為論文和綜測撓頭的時光,似乎也變得珍貴起來。

“即使是坑坑窪窪的街道,當你意識到不知何日才能重踏,甚至今生不會再見時,也會顯得落寞寂寥。”





圖源:微博

未來會怎麼樣?沒有人知道准確答案。

大學生們真正交上論文、走出校園,心境或許會像很久以前走紅的那篇論文致謝中說的: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論文送到你的面前。



“世事難料,未來注定還會面對更為復雜的局面。但因為有了這些點點滴滴,我已經有勇氣和耐心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

人生的意義在於經歷, 不論前路如何,仍祝 你畢業順利,正如那一句:

“往事暗沉不可追,來日之路光明燦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