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库克来北京 苹果离开了人走楼也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富士康郑州厂区

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开始,这种转移的趋势就在不断凸显,转移速度也不断加快。有分析人士称,中国1998年加入世贸协议,而世贸协议有20年的“保护期”,结束时间刚好是2018年。保护期结束,贸易战山雨欲来。


客观来看,三年的疫情,起初提升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很多国家都需要采购中国生产的商品,而印度东南亚等地也因疫情停工,产业转移放缓。如今疫情基本结束,制造业转移的浪潮也开始愈发猛烈的卷土重来。

当然,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苹果自身商业利益角度出发,押宝印度市场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家,印度消费市场在快速增长,印度消费者对于各类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印度的GDP已经超过英国,与德国日本(专题)的差距也在快速缩小。

虽然印度贫富差距大,但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快速成长,印度未来的巨大增量消费市场空间绝对不容小觑。根据IDC数据,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遇冷大背景下,2022年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大涨151.3%,全年出货量超过3000万块。

对于目前业绩增长乏力的苹果来说,印度市场无疑是一块潜在的“大蛋糕”,只不过这块蛋糕现在还是个“坯子”,需要进一步“加工、点缀、烤熟烤香”。

中国市场为苹果贡献了五分之一的营收,如果印度市场能够发展到相近规模,必然会给苹果的财报带来实质性的漂亮数据。


再者,不论是土地成本还是人力成本,印度目前的优势都十分明显,印度工人的人均工资水平仅有国内的六分之一不到,并且印度建厂的土地成本也显着低于国内。越南东南亚等国虽然不具备与印度相当的成长潜力,但在土地、人力成本方面也具备类似优势。

总体来看,苹果供应链的转移既有“不得已”的政治因素,也有实际利益的切实考量,产能转移印度越南,大力押宝印度,对苹果来说是必须要做的,坦白来讲,苹果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四、果链转移、中国制造“外溢”,产业升级加紧提上日程


既然果链的转移已经是必然大势,那么苹果的中国供应链企业要做的,或者说中国制造业企业要做的,就是在顺应大势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

对于该如何看待产业链的转移,以及如何面对并做出调整,很多行业资深人士以及这些供应链企业的从业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首先,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产业的转移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当年屏幕显示产业从日韩流向中国台湾(专题),再从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

一位电子产业分析师认为,国内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遇到利润无法覆盖成本时,低毛利产业的转移将成为必然,今天国内很多消费电子企业都在印度越南等地建厂,就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实现降本增效。

《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一书认为,中国的超大规模制造能力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共生演化,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

据统计,富士康每组装一个售价万元的iPhone,产线工人只能拿不到10美元的利润。这种最末端、利润最低的制造环节,适度转出,也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分配至价值更高的产业环节中。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9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