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鄭靈華離世背後 網暴與監管難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寧波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教學副校長陳志偉(K. Cohen Tan)表示:“在中國,強烈的集體主義意識可能意味著,當網絡欺凌作為一種在公共場合對他人的象征性暴力或攻擊行為時,人們可能會采取自殺等極端措施,以逃避羞辱感。”




閱讀帖子和評論,很難知道是什麼導致這些噴子瞄准了鄭靈華。很可能是她非傳統的粉紅色頭發,這似乎讓一些網上攻擊者感到不安。其他人甚至暗示她與一位老人有戀情,這可能是指她的祖父。


陳志偉博士表示,網暴者通常會“因個人行為或選擇而污名化個人”,而這“後來又因群體性盲從的本能而變得更加復雜”。他說,這種綜合效應“使受害者感到無助”。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助理教授方可成表示,盡管網絡上的尖刻言論並不總是帶有政治色彩,但當局“容忍”右翼民族主義者展開“一種特定類型的網絡霸凌”。

此類攻擊的對象大多是那些被認為有損中國世界形象的人。

白睿文(Michael Berry)一直是此類噴子的目標。他翻譯了中國作家方方在武漢疫情封鎖期間撰寫的《武漢日記》。

“有人威脅說,如果我和我的家人回到中國,他們就會殺了我們。”白睿文在接受美國雜志《WhyNot》采訪時表示。“其中許多信息包含嚴重的威脅,並表達了深仇大恨。一些用戶每天都給我發這樣的威脅。”

方方本人也在網上遭到了強烈反對,一些人指責她給想攻擊中國的外國人“遞刀子”。


美國雜志《紐約客》(The New Yorker)撰稿人樊嘉揚在疫情期間講述母親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經歷後,她和母親在網上遭到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攻擊,指責她是“漢奸”。

許多人認為,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應該像世界其他地區的平台一樣,承擔更大責任。




“受害者很難尋求法律保護和補救措施,”方可成說,“很少有違規者和平台受到懲罰的案例。”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社交媒體公司或中國政府並未將網絡暴力作為一個優先問題,而更在乎通過大規模審查機制來扼殺異見或任何形式的政治對話。

據報道,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遵守著越來越多的審查關鍵詞。此前,在一些城市發生反封鎖抗議後,包含“烏魯木齊”和“上海”詞匯的帖子都會受到審查。

中國擁有強大的技術工具來監控在線內容。這些資源應該更多地用於遏制網絡霸凌。”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中國問題專家、政治學家喬納森·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表示:“(政府)不應縱容助長網上‘仇恨運動’的文化。”

孫凡寶在記錄了他開著拖拉機一路從山東自駕4000公裡到西藏後一舉成名。他在遭遇網暴後自殺。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