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中小學生高爾夫球賽 40萬觀眾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周末北京舉辦了2023年第一屆中小學生高爾夫球比賽。這是北京市中小學體育運動協會舉辦,是屬於教育部主管,是中小學生體育競賽的唯一合法組織。有意思的的是現場直播評論區一片罵聲,直播遇到了大翻車,評論區不得不關閉。




為什麼大家對舉辦這次中小學生高爾夫球比賽意見這麼大呢?從網友們的反應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目前國內中小學高爾夫運動項目並不能普及,國內高爾夫球場相對較少,而且大多都集中在一些富裕城市,離大多數普通家庭較遠。這導致了許多青少年無法接觸到高爾夫運動。

2、其次高爾夫是一項高消費運動,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除了球場會員費之外,還需要購買高檔的球杆、球包等裝備。這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是負擔過重的。

3、中小學課程中並沒有把高爾夫球運動做為一項必學項目,該項目也沒有普適性,所以有人覺得這種比賽是專門為一些特定人員提供,有假公濟私嫌疑。

4、引起大家不滿最重要的一點是建造高爾夫球場需要大量土地和水資源,高爾夫球場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資源,尤其是在城市周邊地區,這些土地本來可以用來建設住房或者開發商業項目等。此外,大部分高爾夫球場都采用了極度浪費水資源的維護方式,例如在幹旱的地區通過人工灌溉缺水草坪,這給當地的水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高爾夫一般在國內屬於是富人運動。在這樣的場所下,也衍生出了新的行為,高爾夫社交,在富商群體中也較為常見與游艇會一樣,都屬於富人的集中地。



普通人在其中的扮演身份是什麼呢?球童或是服務員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高爾夫球賽

2023年4月2日,北京市舉辦了第一屆北京市中小學生高爾夫球賽。對你沒看錯,富人運動的比賽參與者是中小學生。

而這樣的比賽主辦單位是北京市中小學體育運動協會,參加比賽的組別也分為兩組一組是13~18歲的高年齡組以及10~12歲的低年齡組。





13歲~18歲的參與比賽實際上人們還能夠理解,這個年齡的學生正處在需要開拓眼界的階段,他們去參加比賽無可厚非,只要家庭條件允許,那麼參加就沒有質疑的必要。

而10~12歲的孩子,為什麼要讓他們去參加呢?開拓眼界?可能不需要吧。

他們在這個年齡更應該是以學習知識為主,即使身體鍛煉不能缺少,那麼其他的運動項目也可以參與進去,為什麼一定是高爾夫呢?

除了年齡存在著困惑,運動項目的選擇也令人感到不妥。其實國內對於高爾夫這個運動還是有所限制的。



首先這項運動的消費要求是極高的,除了會費之外,一般入門者在球杆以及球包的投入在10萬~20萬左右,但是這些裝備僅僅是基礎。

隨著技術以及熟練度和追求的提高後,整體設備投入的價格也在不斷的擴張,很普遍的中高端報價一般也在50~100萬。

其次,因為成本過高,這個項目也沒有被國家推薦為主流運動,並做全體社會的推廣。

小眾運動成為公開比賽的內容,這顯然是和主流運動在搶市場,如此高的支出,也不是所有家庭可以投入的。



最重要的是,2004年,我國的相關文件中明確表示不允許新建高爾夫球場,國企人員也不允許參與運動。

作為商業運動的高爾夫出現在中小學生的群體中,可能有些不妥,這個運動的加入方式更適合是一般性常識的科普,參與其中顯然沒有必要。


比賽被罵

在比賽當日,直播間的關注者高達40萬,但是在評論區中,大部分的聲音都是對比賽進行辱罵,甚至有人表示這樣的比賽是在將學生做分化,且比賽的含金量並不高。





也有人呼吁不要讓中小學生體育比賽,成為特定人群的比賽。

那麼高爾夫球賽真的錯了麼?嚴格的講比賽沒有錯,但是組織者錯了。

組織比賽的單位是北京市中小學體育運動協會,該組織成立於1979年,是北京市一級社團組織。

目的在於為北京市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服務的。他們的比賽更應該是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全民參與的體育。




而不是類似高爾夫這樣的有特定門檻的比賽。被罵的原因也是在組織比賽時,沒有考慮到那些無條件參與的學生。

評論區是否完全正義呢?也不竟然,讓中小學生參與高爾夫確實是組織者的錯誤。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比賽不是強制要求的比賽,而是自願參加的比賽,也就意味著是否參加全憑個人。

人們表示在學生履歷中,如果出現了高爾夫球賽的標識,那麼對他們的未來將產生改變,他們更容易進入高檔學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不存在官方定義的比賽,實際上含金量本身並不高,也沒有任何消息表明高爾夫運動屬於我國的學生特長。

如果假定高爾夫運動是敲門磚,那麼進入的學校也僅是私立學校而已,人們的擔憂是過度的,一次比賽並不意味著什麼。

仇富?

辱罵的看法實際上與仇富情緒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評論者更多看到的是中小學生參加比賽,而沒有考慮到他們為什麼能參加比賽。



在高昂的入場費面前,有條件者就可以選擇參加,這就類似於書本,不同裝幀的價格不同,雖然內容相同,但是買了精裝書的人真的錯了麼?



並不是所有的比賽和消費產品都是要普及的,高爾夫同樣如此,重要的是選擇,而不是全民參加。

競爭在逐漸的低齡化,這是一個事實。



但是競爭者本身並沒有參與到競爭,參與競爭的僅是家長而已,別用成人的觀念影響到孩子,家長應該在意的是如何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是盲目跟風。

相關專題:北京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