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习近平动态: 习近平考察广东 党媒这样自相矛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既称“对外开放”,又要求“自力更生”。(合成图片,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考察广东,新华社的总结报导称,既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又要“走自力更生之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称“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又称“欢迎国际合作”。党媒明知自相矛盾,但都是习近平亲口说的,没人敢删减。3月底,李强参加博鳌论坛,缺席了政治局会议,专门对外高喊“开放”口号,试图留住和吸引外资,如今被中共党媒揭了老底。


广东继续“开放”还是“自力更生”?

4月13日,新华社报导称,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对外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对外开放”一般是指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体系,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各项合作,促进和平、友好往来,共同繁荣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实际是“自力更生”的代名词,也是所谓“内循环”的另一种说法。新华社报导称,习近平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与其它国家没多大关系,中共号称不依赖西方,独自就能走向现代化,似乎今后就不会再被“卡脖子”了。

“对外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本是对立的,但习近平这样说了,党媒明知逻辑不通,也只能报导。广东官员恐怕都会不知所云。

广东经济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最早依托香港口岸,之后获得了港商、台商和西方跨国企业投资,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世界工厂”雏形。汪洋任职广东时,曾提出“腾龙换鸟”的产业升级策略,以摆脱简单、低端的来料加工模式,但这取决于发达国家多大程度上愿意把技术放到中国


中共仍在提产业升级,但西方供应链正在撤出,国际市场订单迅速减少,中国的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托。中国老百姓没什么钱消费,各地财政空虚,中共束手无策,只能用“中国式现代化”画饼充饥。

外向型的广东经济正遭受严重冲击,现在不是中共愿不愿意“对外开放”,而是美国和西方市场不再对中国全面开放了,关键供应链移出中国,其它供应链也要多元化,高端技术更严密封锁。

习近平说,我们“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


美国和西方各国正在对中国关门,中共想留外资也留不住。中共不得不高喊“自力更生”,但广东正失去国际市场,国内又找不到市场,“自力更生”或“中国式现代化”实际还是一句空话。

核心技术要“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

新华社报导称,习近平考察湛江市863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基地时称,“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

中国农业生产的多数种子要进口,海水养殖业的很多种苗也要进口。中共2022年调整了进出口关税,其中包括进口的海参、海胆、海蜇、沙蚕和各种虾的种苗零关税。

习近平的话证实,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种苗技术仍然被“卡脖子”。种苗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相比,似乎没有那么高端,但中国农业、养殖业确实一直依赖进口种苗,真正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还是美国和西方农业发达国家。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