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唐山之後現邵陽 暴力為何屢有發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首先,教育是不能忽視的問題。“犯罪人所有的暴力行為往往與之成長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理念有關,暴力傾向甚至可能從幼年時期就開始萌生。”李安說,比如孩子調皮搗蛋,家長會自然而然道出“不聽話就打你”的威脅性言語,“在這些孩子的概念中,只要打一頓就能讓對方聽話,久而久之,‘拳頭能解決一切’的思想便根深蒂固。”李安表示,威脅式教育的“後遺症”不容小覷,將會對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徐警官也提到了教育問題,據他分析,社會治安類案件的施暴者,多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法制觀念淡薄,“因為無知,所以無畏。”此外,幼時成長環境差,生活環境民風彪悍,對暴力習以為常,也在無形中刻下了暴力基因。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未成年人犯罪正持續上升。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1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24.9萬人,年均上升8.3%;2022年1月至9月,受理審查起訴5.6萬人,同比又上升6.4%。


其次,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外,“旁觀者”的角色同樣重要。“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我們也不能一味地依賴公安機關,這也應成為每位社會公民的職責和義務。”李安認為,制約暴力行為的社會文化應該得到“煥發”,每個人都能做到懲惡揚善、堅守正義。同時,要鼓勵弘揚正當防衛和見義勇為行為,並提供相應制度上的激勵和保障,以此來促進社會正氣。“積極的一面是,目前中國在見義勇為者的風險保障機制上正在逐步健全。”





最後,法治的藩籬依舊要扎實。高艷東認為,從源頭上杜絕街頭暴力事件依然要靠立法和普法。用嚴格的法律來威懾施暴者,用普法手段呼吁公眾不要違法,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讓人們從內心遵守法律、信仰法律,也能在關鍵時刻讓更多熱心人士站出來制止違法行為。“司法應當是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嚴格懲罰施暴者,維護民眾內心的安全感。”對此,高艷東建議可增設“暴行罪”以嚴密法網,懲治暴力滋事行為,增強民眾安全感。

近年來,隨著一些社會矛盾的凸顯,個別負面、不滿情緒悄然蔓延。尤其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社會中有暴力傾向的人有所增多。“長期以來,中國《刑法》基於刑法謙抑性的考慮,對多數罪名設置了嚴格的入罪門檻。如果堅持以嚴重傷害後果作為定罪前提,將導致部分暴行游離於法網之外。”因此,高艷東認為增設暴行罪,可以消除潛在違法者“打人賠錢,最多拘留”的僥幸心理,引導公眾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潛移默化地改變群體糾紛解決習慣,持續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