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他在恐襲劫機案中險些喪命 36年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86年9月5日,時年27歲的邁克·塞克斯頓(Mike Thexton)結束了在喜馬拉雅山附近的徒步旅行,他訂了一張泛美航空(Pan Am)的機票,准備返回英國家中。


在登機前,他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拍下了這麼一張照片:




殊不知,這張照片險些成為他的遺照。

因為他即將遭遇上世紀最惡劣的恐怖襲擊之一,也即泛美航空73號班機事件——四名恐怖分子在機場劫持了一架波音747,機上近400名乘客被當成人質16個小時,最後21人被殺,超過100多人受傷..

這裡還得稍微講一講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上活躍著一個很危險的恐怖分子,叫阿布·尼達爾(Abu Nidal)。



他在世界各地策劃過不少恐怖襲擊,最臭名昭著的一次發生在1985年,當時他讓兩伙槍手同時在意大利羅馬和奧地利維也納的兩個機場發動恐怖襲擊,

恐怖分子用突擊步槍和手榴彈襲擊了無辜人群,造成19人死亡,約140人受傷。

僅一年之後的1986年,阿布·尼達爾就策劃了泛美航空劫機事件。本來,他們計劃劫持這架飛機,撞向以色列的一個軍事目標。

而本文開頭的塞克斯頓,就這樣經歷了一場人生中最大的噩夢。

我們來說說當時的情況。?

5號凌晨,73號班機從孟買起飛,本應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和法蘭克福停靠,最終帶著機上的400人抵達紐約,結果凌晨4點30分,就在卡拉奇機場遇到了劫機.......

四名恐怖分子將一輛面包車改造成了機場安保車輛的樣子,不知怎麼地,竟然真的騙過了檢查站,成功混入機場。

他們開著車接近73號班機,沒人懷疑,直到其中一人掏出槍來朝天空射擊........



(後來拍攝的四名劫機者之一)

很快,他們登上飛機,並成功控制了機組人員,其中一名空姐名叫陽光·維蘇瓦拉(Sunshine Vesuwala),恐怖分子們用槍指著她,要去駕駛室劫持飛行員。

他們不知道,駕駛室的窗是可以打開的,而陽光卻很清楚這一點,她想盡辦法拖延了一段時間,等恐怖分子拉開艙門時,卻發現駕駛室內早已空無一人。

事實證明,陽光的拖延非常關鍵——這立刻就破壞了他們劫持飛機去撞以色列建築的計劃。



恐怖分子此時也意識到計劃難以完成,被包圍之後,和官方開始了漫長的談判,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再送兩個飛行員過來,而官方當然不可能送羊入虎口,談判很快陷入了僵局......

上午10點,恐怖分子的頭目薩法裡尼(Zayd Hassan Abd al-Latif Safarini)終於感到不耐煩,他穿過飛機,抓起一名叫做拉傑什·庫馬爾(Rajesh Kumar)的乘客來到機艙門口,讓他雙手抱頭,跪在地上,並揚言:

“30分鍾之內把飛行員送來,否則就殺了這家伙。”



(薩法裡尼)

還沒到30分鍾,薩法裡尼就覺得不耐煩了,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朝庫馬爾的腦後開了一槍......

接著,薩法裡尼把庫馬爾扔到了下面的斜坡上,然而還沒等送到醫院,庫馬爾就停止了呼吸。

此舉造成的恐慌自不必提,不久,薩法裡尼返回艙內,和其余三名恐怖分子會和,他們再度找來了陽光等幾名空姐,讓她們去搜集乘客們的護照——這就是在挑選下一個要處決的人質了.....

陽光非常勇敢和聰明,她知道,這幾個人要是看到美國護照,肯定會優先選美國人,於是在收集護照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乘客是美國白人,她就偷偷把護照扔回他們腿上,還趁機塞了幾本護照到座位底下......

幸運的是,幾名恐怖分子並沒有發現陽光的小動作。他們拿到護照,並沒找到美國人,就把目光轉向了英國人......

塞克斯頓這個英國人,就很倒霉地成為了下一個目標。



(徒步旅行過程中的塞克斯頓)

當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塞克斯頓心如死灰,但他還是站了起來,因為他知道,躲不過的。

很快,他來到了飛機前部,在那裡,薩法裡尼正拿著他的護照端詳:

“你是軍人嗎?帶沒帶槍?”

這問題很荒謬,塞克斯頓此時的神經已經緊繃到極點,不知怎麼地,他竟大笑了起來。

薩法裡尼倒並沒有生氣,只是叫他跪了下去,接著告訴官方,如果有人膽敢靠近,就立刻將塞克斯頓射殺......

-

這一次,薩法裡尼似乎變得更有耐心了一些,沒有再度殺人,塞克斯頓便向他祈求:

“求求你,不要傷害我。我哥哥已經死在山裡面了,我父母已經沒有別人了......”

對此,薩法裡尼只是揮了揮手,好像在說“我沒時間,你也不重要”。



塞克斯頓被扣留了好幾個小時,深信自己快要死了,為了博取同情,他還曾假裝穆斯林,叩頭祈禱.....

恐懼和疲憊讓人異常疲憊,最初的腎上腺素過勁之後,塞克斯頓漸漸睡著了。

不知到底是哪種方法起了效果,恐怖分子最終竟真的沒殺他,幾小時後,其中一人把他叫醒,讓他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

其實,這不過是因為他們還在醞釀更為恐怖的計劃。

僵局一直持續到入夜,21:00左右,飛機電量耗盡,所有照明瞬間斷開,機艙內陷入了一片漆黑。




或許是黑暗讓人絕望,又或是長時間的對峙終於耗盡了恐怖分子的耐心,其中一名恐怖分子開始祈禱,接著瞄准了另一人腰上的炸藥......

他打算拉著所有人一起死。

不過,因為昏暗的環境,他並沒能打中,但就這一點火光,已經足以點燃恐怖分子們緊繃了十幾個小時的神經。

他們開始朝著艙內無差別開火,甚至丟手榴彈,幸虧他們看不清,手榴彈的保險栓沒有徹底拉開,最終造成21人死亡,100余人受傷。

在一片混亂中,有人趁機打開了飛機的緊急逃生艙門,陽光等幾名空姐們直到此時仍然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幫著人們逃跑,最後才自己逃生。



(當年拍攝的彈痕)

塞克斯頓也在過程中順利逃脫,最終只是胳膊肘蹭了一下,破了點皮而已,堪稱神奇。

後來接受媒體采訪,他回憶起這段驚心動魄的逃生之旅,是這麼說的:

“在電量耗盡後,飛機陷入了黑暗了。然後——砰!我記得伴著槍聲,一切開始了。”

“自動步槍就在我前面幾排發射,聲音大得不敢想象,然後在機尾又是一陣槍聲,卻顯得驚人地遙遠和安靜。”

“前面的人換了子彈,又發射一輪;然後是後面的。再然後,我只記得一片寧靜中——當時不可能很安靜,也有可能是太吵了,於是我只記得寧靜——我看到了一道門形狀,(透過門)夜空顯露出另一種程度的黑,我知道,是時候離開了。”



-

逃生之後,塞克斯頓一直想不通自己為什麼被選成了要被處決的下一個人質,最後卻又活了下來,直到2022年有導演拍了部紀錄片,才終於給了他一個提問的機會。


攝制組找到了當時的劫機者之一薩法裡尼,給兩人安排了一個通電話的機會。

六月的一個下午,塞克斯頓有些焦急地等待著電話,鈴聲響起,他聽到了他一生都沒能忘記的一個聲音。



(塞克斯頓近照)

薩法裡尼用蹩腳的英語說:“我仍然記得你的臉,我忘不了那一天。”

塞克斯頓:“那麼,你當時到底想做什麼呢?”

薩法裡尼解釋道,在當時那個情況下,自殺式襲擊對深處恐怖組織的的他來說,似乎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很抱歉”,他說,“是慌亂導致了我們最後的胡亂開火。”

塞克斯頓:“我本以為你會射殺我,但你沒有,你把我放回去了。為什麼呢?”

“你跟我說,你哥哥已經死了,我就想,好吧,伙計,那你坐一邊去吧。它觸動到我的心了,真的。”

要知道,塞克斯頓之所以去喜馬拉雅山徒步,就是因為哥哥登山時過世,他想紀念哥哥,走一遍他走過的路。



沒想到,哥哥最後還是“保護”了弟弟,以一種誰都沒想到的方式......

放下電話,塞克斯頓淚流滿面:“我只是盯著手機一動不動。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他們為什麼不殺我,我有六種猜測,但卻沒有一種是這樣。”

-

最後,還應該講講五名恐怖分子(還有一個在外面接應的同伙)最後的下場。

他們因劫持與謀殺罪在在巴基斯坦被定罪,死刑,後來死刑又改成了無期。

2001年9月,薩法裡尼作為主事人被移交給了美國FBI,2005年5月13日,他被判處了160年監禁,目前仍在美國服刑。

至於其他四名,在2008年被巴基斯坦當局驅逐到了巴勒斯坦,竟恢復了自由身,至今仍被FBI通緝。

2018年,FBI還曾發布過四人年齡增長後的樣貌推測圖。



至於劫機事件其他幸存者,比如陽光,她在此事之後又回歸了空姐的崗位,直到1995年辭職。

乘客們給她寫過感謝信,感謝她思維敏捷,救下了不少人命。

而泛美航空給她的獎勵是什麼呢?

一支圓珠筆。

——泛美航空在1991年就倒閉了。



最近接受媒體采訪,陽光仍堅持說自己不是英雄:“我那身制服意味著我對我的乘客負責,我不能丟下他們自己逃跑。”

“他們很無助,有一些傷得很重,精神也臨近崩潰,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離開。”

如今的陽光已經移民加拿大,生了兩個孩子,還建立了一家企業,成了老板,大概算是得到了應有的報償。

新千年後,活躍在上個世紀的恐怖分子們死的死,抓的抓,人們也不必再害怕坐飛機......

希望這樣的恐怖事件,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