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屆年輕人興趣變了 和央行搶黃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很喜歡黃金,平時發工資會買點配飾,下個月發工資了還買。”張晨是沈陽一名二十多歲的白領,他告訴《豹變》,自己平時中午休息時間就會去單位樓下金店溜達,發現身邊很多年輕人都在買金,儼然代替老年人成為搶金主力了。


《2021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顯示,國內的黃金珠寶消費主力群體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多個年齡階層的消費群體中,25~35歲人群占比高達75%。面對黃金消費群體年輕化的現象,中國黃金協會表示,未來25歲以下的Z世代消費者將會成為黃金消費的主力。

從去年十月開始,黃金價格就出現大幅上漲的現象,中間雖有波動,但是總體上漲強勁。線下金店工作人員告訴《豹變》,現在黃金一克都是550~570元打底,一口價的產品價格還會更高一些,而去年的9月份的價格還不到500元。


其實不僅年輕人愛買黃金,各國央行也在瘋搶黃金。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中央銀行淨購金量達1136噸,創下新紀錄。截至今年3月,全球黃金儲備也出現連續12個月淨增加的現象。

是什麼推動了“淘金熱”?黃金價格還能一直上漲嗎?

一、買黃金的年輕人

在購買黃金的年輕人中,有不少人是出於攢錢投資的目的。

“剛買了4600元的戒指,主要目的就是攢錢吧,要不也不知道花在哪了。”在被問及購買黃金的主要目的時,張晨表示,自己把購買黃金當作儲蓄的途徑,甚至把它看作是一種“保險”,以備不時之需。

“平時是首飾,落魄了就是盤纏,黃金永遠是硬通貨,真的著急用錢的時候也可以快速變現。”張晨說。

相比於水晶、鑽石等首飾,黃金的保值性和流通性更強,這兩項重要的性能讓黃金一直都是投資市場的搶手“明星”,不少年輕人就是因為看中黃金的保值性才會去搶購。

“在價格差不多的時候賣掉黃金,頂多賠點工費和小差價,但如果是鑽石的話,那就很坑了,一萬多買的,回收給2000就不錯了。”作為攢金小能手,在黃金和鑽石之間,張晨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黃金。

除了通過購買首飾變相攢錢,張晨還會投資金條,“如果買個1~200克,投資金條也很劃算,不用加工,到時候回收也便利”。

還有不少年輕人會通過購買金條進行投資理財,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年輕人發出自己購買金條的經驗貼,從黃金純度等多角度安利金條的購買細節。


在各大電商平台上搜索關鍵詞“金條”時,還可以看到多家黃金公司已經開通了線上購金和回收的通道,銷量較多的鏈接已經有20萬+的評論。

也有不少年輕人是為了裝點自己才購買的黃金。

“買了好多黃金手鏈,就是覺得喜歡,生活還是需要自己裝點自己的。”00後李希告訴《豹變》,自己買黃金更看重的是它的裝飾功能,遇到喜歡的款式就會下手。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金飾市場趨勢洞察》顯示,自戴已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珠寶消費場景,消費者更加注重“悅己”,自戴金飾在珠寶消費中占主導地位。


在諸多年輕人湧向黃金市場時,黃金的價格也在水漲船高。市場數據顯示,4月20日,國內各大品牌金店的最新價格主要集中在每克577~580元,比半年前的價格要高出接近70多元,此時購買和投資黃金的風險也明顯加大了不少。

在被問及此時入手是否會擔心怕買貴時,李希坦言:“就像你買房一樣,房價跌了也還能用。”而張晨則更加樂觀:“有漲有跌很正常,我覺得跌的可能性不大,可能還會漲。”

二、黃金的牛市來了嗎?

如何看待今年以來的黃金上漲行情?直觀上看,這是避險屬性與金融屬性共振的結果。

避險屬性方面,美國硅谷銀行破產等一系列風險事件突發,是推升金價的核心導火索。

2023年3月10日至3月22日,硅谷銀行被美國監管機構接管,成為自2008年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以來宣布破產的第二大銀行。

此後,標志銀行、美國第一共和銀行陸續出現重大危機,再加上瑞士政府強制啟動瑞信銀行股權重組,讓一些機構擔心銀行危機可能蔓延為金融危機。3月10日硅谷銀行事發後,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當天跳漲超過2%,次日繼續大漲。

為了遏制銀行業危機蔓延,美東時間3月16日,美聯儲雖然繼續加息,但幅度只有25個基點。這讓市場預期加息可能進入尾聲的預期,緊縮貨幣政策即將逆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