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病假請25年還討薪 得注意點吃相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去年陝西延安的富縣職業中學查出的“吃空餉”案件,不僅有校長幫著打掩護做隱瞞,縣教育局領導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斯基查了下,法庫縣是沈陽四個財政困難縣區之一,需要市裡給兜底保障。富縣也自稱是“農業大縣,財政窮縣”。

只能說,從來沒有毫無來由的困難。


除了這類躺平“硬吃”的案例,還有曲線“軟吃”的。

前兩年,河南南陽的唐河縣通報了5名在編老師“吃空餉”,他們中脫崗時間短則數月,最長的有1200多天。

有意思的是,其中4位“吃空餉”的老師自己出資,找他人頂崗代課。

過去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書育人的事,沒真的讓你做工程師。

更不是讓你真學建築隊,去找外包打灰搬磚。

還有一類要不是“吃空餉”這個污點,能稱得上是勞模和典范。

前幾年的時候,河南南陽的新野縣通報過一個“編制內卷王”。

這位小學教師劉某,先是被借調到縣裡小學教書,人事工資關系留在鎮裡小學。

小學放暑假,這個劉某又被借調到縣裡政法口工作,結果沒多久,他又瞞著借調單位,跑到縣實驗中學去代課上班領報酬。

這期間,這位小學老師跑前跑後,一個人打了三份工,領借調單位的補助不說,教育部門的工資也一分不少拿。

屬於是吃起來沒夠,卷起來沒完。

你說你都“上岸”了,怎麼還這麼卷。

前幾年有部叫《驢得水》的電影,也講了個“吃空餉”的問題。

說是一群知識分子到偏遠鄉村辦學,把每天挑水的驢,變成了一個叫“呂德水”的英語教師。


教育局那邊額外申請補貼經費,改善學校的生活教育條件。

直到教育局的特使點名要來聽呂老師的課,一場圍繞“吃空餉”的鬧劇就此展開。

按劇方的說法,《驢得水》的故事原型,是甘肅一所民辦學校的真實事件。

他們學校因為缺水,需要養一頭驢去挑水,但驢錢不知道從哪裡出。

正好有一個民辦老師走了,他們就虛報了一個民辦老師“驢得水”。

在影片中,每個人都在強調“教育”,全片卻從未出現過一個學生。


這樣的設定也讓影片的諷刺藝術效果,直接拉滿。

斯基記得,電影《驢得水》裡有句台詞,說的是影片那個時代的情況,說:

最缺乏教育的,或許不是農民。

但藝術畢竟是藝術,和現實比起來還是有差距。

前幾年,對教育系統內“吃空餉”的問題,《中國紀檢監察報》做過一次系統的畫像。



有偽造病歷,長期請假的;有人情借調,兩邊缺崗的;有低薪雇人,頂崗上課的;有校外經商,欲壑難填的。

有大權獨攬“明著吃”的;有以權謀私“躺著吃”的;有退居二線“隱身吃”的;有借口百出“偷著吃”的;還有不明不白“長期吃”的。

你要說這些“吃空餉”的對教育事業有多大研究,可能一時半會難說得清。

但你要問他們“吃有多少種姿勢?”他們立馬翻身表演起來。

在很多教育系統“吃空餉”的調查通報裡,都會深刻分析背後的原因,經常提的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