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乌克兰危机: 女导演从军记 战火下不断抽生死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线的生活不像战争电影……


战争片给我们一种前线

不断有枪声和爆炸声的印象


但事实上,大部分时间

我们在等待和观察,很枯燥

但同时混合着紧张

炸弹的噪音愈来愈响,运输坦克的列车愈来愈多……在“世界的泥潭”顿巴斯,几个青少年却对变化置若罔闻。他们怀揣着一个疯狂的梦想:攀登喜马拉雅山脉。

阿莉莎·科瓦连科是一名乌克兰“85后”导演,她最新的纪录片《我们不会消逝》,讲述的是五名乌克兰青少年在战火中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跟随年过七旬的登山家瓦伦丁前往喜马拉雅山脉探险的旅程。

在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这位屡获殊荣的年轻导演还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去年春天,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乌克兰志愿军,在前线战斗了四个月。她说,那也是在分裂和挣扎中度过的四个月。

纪录片导演拿起武器


2022年2月24日早晨,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几个小时后,一列红眼列车将阿莉莎带到乌东卢甘斯克州的鲁比日内。

阿莉莎此行的目的是为纪录片《我们不会消逝》补拍素材,这部影片是她2019年以来的心血。骤然升级的军事冲突没有阻碍阿莉莎前往佐洛特村的步伐。这个矿村是主人公之一安德里的家乡。自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政府军和分离主义者一直在附近战斗。冲突全面升级前一周,此地的居民就察觉到了更频繁的爆炸声。

在搭车从鲁比日内前往佐洛特的路上,阿莉莎几乎见不到行人,沿途加油站排起蜿蜒的长队,收音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播报一次:“从卢甘斯克撤离!从卢甘斯克撤离!”


“一切看起来像是启示录(的末日预言)。”阿莉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视频截图)阿莉莎·科瓦连科。

经过三年的拍摄,阿莉莎与自己镜头里的青少年亲如家人。这些孩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工业荒原,在“一片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地方与灰色的现实斗争”。阿莉莎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上世纪90年代,她在萧条的扎波罗热工业区长大,生活穷困苦闷,一直梦想走出衰败的小镇,探索大千世界。乌克兰东部的形势急剧恶化,阿莉莎没能按计划继续拍摄工作,而是开始协助孩子们撤离。一路上,炮声隆隆,撤离的车辆甚至一度驶入了交战区。五人之中,阿莉莎只成功将在哈尔科夫上学的丽萨送往波兰边境。莱拉、鲁斯兰和伊利亚所在的卢甘斯克村在开战后很快落入俄军之手。而安德里一家则拒绝了离开佐洛特的提议,八年来他们从未拥有过平静的生活,当时他们误以为事态不会比以往更糟了。

阿莉莎的导演生涯有一个不俗的起点,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战争之地的阿莉莎》在全球最重要的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首映,第二部作品《家庭游戏》在三个国际电影节斩获奖项。不过,在一些同行和影评人眼中,阿莉莎并不是一名遵守纪录片法则的导演。这次乌东之行不是她第一次介入主人公的生活。此前在拍摄《家庭游戏》时,主人公埃琳娜是一名穷困的基辅球员,经历母亲的突然离世时,阿莉莎就代为支付了葬礼费用。

俄罗斯乌克兰导演谢尔盖·洛兹尼查最近与阿莉莎有过交流,他认为记录者必须与拍摄的内容保持距离,不能在其中涉入情感。但阿莉莎主张,纪录片不仅是电视新闻式的事实叙述或冷静的逻辑推理。“电影最重要的是情感,这是它的力量所在。你会忘记新闻,但艺术将与你共存。”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