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地產投資: 壓垮大溫公寓投資者最後一根稻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聯邦政府的住房機構 CMHC(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的數據顯示,在大溫地區,私人投資者所擁有和出租公寓房屋約占大溫地區所有市場公寓房源的 40%。 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大溫投資者對於公寓投資的興趣正在明顯下降。




一些專家表示,利率上升、房屋交易價格上漲、以及維護成本的增加,使得公寓對於尋求良好投資回報的人們來說不再那麼有吸引力。


盡管房租還在不斷攀升,但 UBC 大學尚德商學院教授 Tom Davidoff 表示,相比央行利率處於低位時的市場來看,如今人們對購買公寓作為投資房的興趣已經明顯降低。盡管那些資本收益、房屋價值的增長和以及租金上漲的情況仍在,但高利率對於支付能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公寓租金難以負擔貸款月供

舉例來看,由於利率上升,即使租金一直在上漲,但也不足以支付抵押貸款。按照 BC 省房地產協會的數據,大溫地區一套公寓的平均購買成本為 83 萬加元。

首付款 20% 來計算,支付 16.6 萬,按照 25 年 4.99% 的利率來計算,也需要每月還貸 3858 加元。

這個每月還貸金額、按照 83 萬所購買價格的房產,想要依靠租金收益來支付幾乎沒有可能。

而這反作用於整個房地產來說,也就給租客們帶來更多的壓力,租賃市場不僅面臨著租金上漲、還將面臨可用房源的減少。



CMHC 溫哥華市場分析資深專家 Eric Bond 表示,公寓租賃市場(或稱:二級租賃市場)在溫哥華發揮著重要作用。

盡管在過去幾年中,與租賃市場上新增的專用出租公寓數量相比,使得可供出租的新公寓數量翻了一番。 但根據 CMHC 的統計,二級租賃市場仍然占據大溫地區所有公寓的 30.5%。(這其中不包括後巷屋和地下室套房等二級套房)

然而,伴隨著擁有公寓租賃房的成本不斷增加,投資者對於投資租賃公寓的熱度正在明顯下降。

BC 省房東協會 Landlord BC 首席執行官 David Hutniak 表示,作為房東,增長的費用不僅是加息所帶來的每月貸款月供的增長,還包括飆升的物業費用,以及其他不斷增加的維護成本。

此外,即使房租有上漲的趨勢,公寓業主作為房東仍然受到政府租金上漲禁令的影響, 2023 年的租金年漲幅不得超過 2%。

BCREA 仍然看好公寓投資

不過,BC 省房地產協會 BCREA 仍然認為,公寓是不錯的投資物業。

BCREA 首席經濟學家 Brendon Ogmundson 表示,公寓作為投資產品,沒有減弱的跡象。他說,雖然樓花預售疲軟,但公寓的整體銷售量仍在增長,不過該協會的數據中並沒有針對自住房投資業主的細分。

他指出,雖然現在租金價格可能無法彌補貸款月供,但大溫地區的公寓價格上漲、以及租金上漲,意味著投資者願意接受損失、直到他們的房產變現。

半數公寓投資業主現金流為負數

此前,有媒體分析稱,大多倫多地區的投資公寓業主都面臨虧損,即租金收入不足以彌補業主對房屋的投入。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CIBC 和房地產研究公司 Urbanation 的研究發現,在大多倫多購買公寓用於出租投資者中,超過半數的現金流都是負數。

CIBC 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貸環境。

不過按照 BCREA 的說法,投資公寓業主除了租金收入之外,還更看好租賃房屋價值在未來的價值增值。

然而,對於房屋業主、以及未來的房屋買家來說,更大的壓力來自於瘋漲的建築成本。

建築成本激增 讓房屋買家和業主掙扎




根據《環球郵報》的消息,加拿大大部分地區住宅房地產建設成本過高,加劇了該國的住房負擔能力危機,並給房主帶來了維護和保險方面的麻煩。

加拿大統計局上個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與 2019 年同期相比,2023 年前三個月加拿大 11 個主要城市的住宅和公寓大樓建設成本上漲了 54%。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疫情期間建築成本飆升,並將繼續上升。盡管與 COVID-19 相關的供應鏈障礙有所緩解,但勞動力短缺依然存在,材料仍然昂貴,而且利率上升增加了開發商的融資成本。

高額的房屋建築費用正慢慢落到買家和業主身上。對於那些希望買房的人來說,高昂的建築成本正在推高該國許多地區本已極高的房地產價格。他們還阻止一些開發商開始新的建設,使增加住房建設和緩解該國當前住房短缺的努力變得更加復雜。

對於那些已經擁有房屋的人來說,這種趨勢意味著:房屋裝修、維修等成本都在變得更加昂貴。

此外,高昂的建築成本也給房屋保險費帶來了上行壓力。專家警告說,很多房齡較大的房屋,重建成本可能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承保上限。這就意味著房屋保險也將大幅上漲。

建築成本的高漲,又最終體現在新建房屋的成本中,使得房屋的售價變得更貴。對於潛在買家來說,難以接受更加昂貴的房價、又反作用於開發商,致使開發商對於新項目的啟動延期或是取消。

保險公司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不僅僅來自於材料價格上漲、員工匱乏,甚至對於重大維修和一些災後重建項目的賠償都在大幅攀升。

而這種索賠又會反過來繼續推高保費。一些房屋甚至會因此喪失掉被保險人的資格。

ref: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metro-van...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3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3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1 Bless 2023-06-27 06:12
    反正還沒看到跨 看到的公寓價格少有降價
    評論10 游客 [及.甲.質.諷] 2023-06-26 22:46
    商業地產,私貸,和樓花都很嚴峻,就看哪個先爆雷。如果大跌,必是公寓打頭陣。
    評論9 vandude 2023-06-26 20:54
    游客 寫道:
    請看清楚,最近兩周,本來很多區平均只有兩百個新盤,現在狂升至五六百新盤,全是公寓,前年幾萬人搶的樓花,現在被逼拋售,根本沒有錢賺。沒有那麼多剛需。


    尺價一般是多少錢呢?
    評論8 游客 [曰.何.為.弟] 2023-06-26 20:16
    評論 7 寫道:
    那買了獨立屋的不是更要崩了,哈哈!會有少數想賺暴利投資樓花的拋售,但公寓肯定是剛需的最優選擇!

    請看清楚,最近兩周,本來很多區平均只有兩百個新盤,現在狂升至五六百新盤,全是公寓,前年幾萬人搶的樓花,現在被逼拋售,根本沒有錢賺。沒有那麼多剛需。
    評論7 游客 [徵.何.獻.七] 2023-06-26 17:57
    評論 3 寫道:
    沒有搞錯,剛需很少。公寓量比前兩個月在短短的兩周之內暴力增長了一倍,看一看,列治文鐵道鎮素裡在最近一唡周湧出了多少剛剛成交的公寓?明年還會有唡年前大量買入的大量樓花入伙。因為利息太高,公寓價格上升太慢,很多人都不想每個月貼錢。估計明年會全缐崩潰。

    那買了獨立屋的不是更要崩了,哈哈!會有少數想賺暴利投資樓花的拋售,但公寓肯定是剛需的最優選擇!
    評論6 BuswellDental6042788243 2023-06-26 17:45
    沒看懂啥是稻草牙,大文房產沒有投資價值,全靠房價漲牙
    評論5 空山 2023-06-26 16:50
    投資客對公寓的興趣大減是好事兒呀,公寓市場沒有投資客參與競爭了,價格就可以負擔了,剛需就容易上車了。 咋啥事兒都挑壞的方面說?政府不是想要擠房市的泡沫麼,這不就是成了。
    評論4 游客 [味.昔.考.篇] 2023-06-26 16:43
    請問現在有幾個年輕人買房的頭款是自己存下來的?多數中國來的年輕人買房都是跟國內父母借的不是嗎?還要用螞蟻搬家的方法寄過來。靠自己打第一份工買房子應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當初打破腦袋買了,現在利率上升又開始罵銀行,罵市場了。怎麼沒有人敢罵政府在疫情期間印鈔票,白送錢造成今天的通貨膨脹呢?
    評論3 游客 [曰.何.為.弟] 2023-06-26 14:57
    評論 2 寫道:
    搞錯了。 現在買公寓的是剛需,剛工作幾年的年輕專業人士開始要買房。他們的收入也就能夠支持85萬以下的貸款要求,除了公寓已經別無選擇了。

    沒有搞錯,剛需很少。公寓量比前兩個月在短短的兩周之內暴力增長了一倍,看一看,列治文鐵道鎮素裡在最近一唡周湧出了多少剛剛成交的公寓?明年還會有唡年前大量買入的大量樓花入伙。因為利息太高,公寓價格上升太慢,很多人都不想每個月貼錢。估計明年會全缐崩潰。
    評論2 游客 [朋.香.蠃.能] 2023-06-26 11:56
    搞錯了。 現在買公寓的是剛需,剛工作幾年的年輕專業人士開始要買房。他們的收入也就能夠支持85萬以下的貸款要求,除了公寓已經別無選擇了。
    上一頁12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