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苦学4年企业没法用 工科教育怎么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工科理科化”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远离工程


不爱动手的习惯,更糟糕的是

他们还丧失了对工程的兴趣


本刊记者/霍思伊 杨智杰 孙厚铭

2023年6月,又一年毕业季,每年,中国约400万工科大学生走出校园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报告,2023年应届毕业生中,来自工科专业的获聘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达到56.9%。火热的数字背后,却依然难掩工科人才供需错配的困局。

去年,尹英从国内某重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供职于国内一家头部车企,如今,他每天的工作是测试新车的性能。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学校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但这对于他这样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帮助很小。在他看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留给学生思考和总结的时间特别少”,学生很难有足够时间去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他认为,大学的一些培养内容脱离实践太远,“我现在的工作能力大都是自学得来的”。

王连是某能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站在企业角度,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现在工科毕业生对工程的接受度、认知以及实际动手能力都太弱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也就相当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工科本科生的水平。“我们一般不招应届本科毕业生,因为好几年都成长不起来,除非他已经在相关领域有三到五年的工作经历。真正适配我们的工程人才很稀缺。”

今年3月,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包括曹德旺在内的数名企业家联名发文,呼吁扭转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例如,教师宁愿或不得已在黑板上教修机器、教盖房子,也不愿或无法下车间、下工地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本科生实践机会少,实践多停留在企业参观层面。文章称,如果不解决“屈从论文、难下工厂”的问题,“中国制造”极可能遭遇大面积空心化。


“只会纸上谈兵,也更喜欢纸上谈兵”

今年3月25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南科大新工科教育论坛”的会场里,纪阳感受到现场的火药味。在企业家与校长对话环节,有企业家站起来说,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背后,有工程教育的问题。“当时就引发很多高校老师的讨论,有很多碰撞,有人提到‘工科理科化’这一概念和3月10日发表的联名文章。”




3月25日,“首届南科大新工科教育论坛”现场。供图/南科大

纪阳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也是国内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的理事,长期思考工程教育改革问题。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工科理科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工科课程体系“理科化”,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突出。

他介绍说,目前,国内工科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一般是:大一公共基础课,大二专业基础课,大三专业课,大四除专业课外还需要下厂实习、做毕业设计,即先系统性地学习理论,到大三开始动手实践,大学后半段才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工程认知。此时,学生即使在实践中意识到自身能力或知识方面的不足,也来不及补救。到大三大四,学生开始准备考研、出国和考公,无法真正把时间用于工程实践上。

纪阳分析说,这种教学安排下,学生大一、大二阶段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量比较大,依赖短期记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的学生,三个月左右就会将前一学期的大部分课程知识忘掉。当他们大三、大四寻找这些知识的用途时,早已忘得干干净净。

“很多学校甚至鼓励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工科考研侧重基础理论,不考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理科化趋势。”纪阳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7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1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