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苦学4年企业没法用 工科教育怎么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边是企业对工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边是工科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逃离工科”。胡鸣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大二大三就计划转行去金融或者法律等专业。


7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说,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保证匹配度,又要适度超前,这对高等教育结构、区域教育调整和布局提出了新要求。




“屈从论文,难下工厂”

“从前,教师在织布机上教织布,如今却变成在黑板上教纺纱。”2022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在《从师资源头破解工科理科化》一文中这样形容。

不仅学生存在“工科理科化”问题,在教师中间,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徐卫林指出,“工科理科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用理论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难满足企业需求。此外,工科教师研究的项目很少来源于企业,导致人才培养“理科化”。

为何会如此?


公开报道中,较早提到“工科理科化”这一概念的是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林中祥,2014年,他发表文章评论身边教师中愈演愈烈的“论文热”。他指出,随着SCI论文越来越值钱,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考核大学教师的最重要的内容,工业项目在强大的论文与项目数面前,不堪一击。前述企业家感觉到,大约2013~2015年间,这种“工科理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因很简单,因为同一时期高校卷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分析说。

为了追赶国际前沿科研水平,提高中国科学的影响力,从1990年起,国内高校开始为学者发表国际论文“按篇计价”,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奖金越多,论文狂热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达到最高点。

因此,纪阳指出,20年前老一辈高校教师并没有“屈从论文,难下工厂”的问题,但如今该问题却日益突出。多位受访教授反映,这些年引进的工科海外青年人才多数从来没动过手,会写论文,但一遇到企业实际问题,就一头雾水。


指挥棒的导向下,敢于啃“硬”骨头的老师越来越少。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桂小琰主要从事高速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研究,属于高速模拟和射频高端芯片研发领域。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芯片研究领域科研和发表论文周期长、难度大,且影响因子较低。无法大量产出高水平论文意味着晋升受限、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获资助可能性降低,就更无法开展科研和发表论文,恶性循环。除此之外,高端芯片领域教师即使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也无法和理科及材料等专业相比,在固态电路、微波技术等芯片相关的主要领域,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也只在6左右,最低的还不到3,“如果仅从影响因子的角度来评判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影响力,则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2018~2021年,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想要改变“唯论文”趋势,提出要“破五唯”。自2017年国家新工科建设启动以来,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更贴近工科特性。

殷国栋所在的东南大学,近几年机械工程学院招聘青年人才,答辩时更看重综合能力,以及是否和产业有过“真金白银”的合作,有没有帮产业解决真问题、推动产业化落地,“这些倾向性越来越强”。

但多位专家指出,这其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矛盾,“双一流”高校在招聘人才时都有一个很高的基线,尤其针对学历背景和科研成果,要想达成这些条件,本身就意味着应聘者此前在“理科化”环境中做得很好。因此,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个系统问题,一些局部的微调无法撼动全局。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6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