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個26歲青年的困惑:我這樣無用的人為什麼會出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一天聊到最後,我感覺有點疲憊,我內心期待他接受當下,再慢慢尋找機會,但他似乎沒有這樣的想法。


輟學

第二天早上,我給他發消息,約定在他家附近的社區門口見面。會合後,我們一起走到附近的公園。余明告訴我,他偶爾散心,可能會去這個公園。


重慶地勢高低起伏,遠處白霧茫茫。我們沿著馬路爬坡,車流聲和喇叭聲吵鬧,兩人變得沉默。余明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說:“我感覺我們所謂的自卑啊,可能也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你在外面走著,沒那麼多人看你的,都看不見,怎麼能看不起?”

他轉頭看著我,自嘲地笑了笑:“等什麼時候感覺無所謂了,可能也就是擺爛了?還是跟自己和解了?”

不過,余明說,在進入社會之前,他不是這樣的。

1997年,他出生在河南省湯陰縣的村莊裡,家住兩層水泥平房。小時候,他常常騎著自行車在村莊間穿梭,到處玩。春節,父親還會從遠方捎回來音箱,他度過了一個簡單快樂的童年。



余明老家的灶台。

他的父親是建築工人,母親是藥廠工人,父親一年到頭跟著工程走,承擔了家庭的主要生計。

每年回家,父親總會和他說起在外幹活的趣事,比如雲南香蕉特別便宜,一塊錢買了很多,和工友一起吃都吃不完;再比如在雲南買了一碗羊肉湯,肉很多,老家的羊肉湯幾乎只有湯水。


為了讓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余明的父母特意在縣城買下了50平米的陪讀房,余明在村小讀完一年級後,他們就把他送到縣城小學。

這時起,年僅8歲的余明便離開了農村。母親辭職照顧他的生活,由於鄉鎮交通不便,母子倆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到老家。

余明告訴我,他從小能感受到,父母在意他的學習,會聯系老師詢問他的情況,還經常對他說,“讀了書以後能過好日子”,但是他並不能理解,眼前的生活並未讓他感覺辛苦。對他來說,讀書意味著“給家裡完成任務”。


如此讀完了初中,2012年,余明中考結束,他的成績距離縣城最好重點中學的分數線差0.5分,他的父親花了幾千塊錢找關系,將他送入了重點高中。

余明回憶,進入新學校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卑。

身邊的同學都在討論各種游戲,而他從未接觸過互聯網。第一次去網吧,他不知道怎麼開機,還是同學幫忙按的開機鍵。

玩起來後,游戲深深吸引了他。坐在教室裡上課,他的大腦仍會控制不住地模擬游戲的場景,而之前他能接觸到的娛樂活動不外乎踢球、卡片、玻璃彈珠。

為了玩游戲,他晚自習和同學翻牆到網吧通宵,早上再回到教室睡覺。一星期100塊的飯費,他拿出80塊用在游戲上,常常餓肚子。

開學剛過兩個月,他就被叫家長了。父親在電話裡生氣地責問他,他硬氣地回嘴:“我說我玩又怎麼了?只要不影響我成績就行,我想玩就玩。”

游戲越玩越瘋狂,余明說,那是因為生出了“報復”心理。班級裡起碼有一半的同學家裡有電腦,他內心埋怨父母,“為什麼我不能從小擁有一台電腦呢?”他不敢直接要求,因為前兩年奶奶乳腺癌,已經掏空了家裡的錢。這其間,他曾暗示母親,但這輕微的希求聲被忽略了。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