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成人教育: 缺愛的人,身上會有這4個異常表現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而反過來,如果對方稍微回復消息不及時,或者表現出不開心,她就會萬分焦慮:


“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是不是我不值得被愛?”

可越是在乎,越是留心,也就越容易受傷。


每段感情的結局,不是對方受不了,冷暴力分手,就是仗著她的退讓偷偷出軌。

後來,深入了解後我才知道,她的父母從小就對她很嚴厲。

“不論我做得多好,他們都沒有肯定過我。”

所以她只能更加努力,拿取獎學金,用這種方式換取父母的認可。

長大後,她更加嚴苛地對待自己,只有讓周圍的人都開心了,她才覺得放心。

“別人都以為我熱愛工作,但只有我知道那是不安,拼命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也想要有個人陪我,可我真的很難完全相信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缺愛型人格”。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氣氛的滋養、父母的陪伴與慈愛,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理與性格。

尤其是對女孩來說。

女孩其實是很感性的生物,她們的前額葉和枕葉均比男孩發育得更快更完善。

這也注定了她們內心細膩敏感,情感豐富,對愛的需求和渴望也更高。

倘若一個女孩,從小就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情感回應,在日積月累的壓抑下,性格就會留下痕跡:

① 不敢依靠別人,只能用獨立保護自己;

② 生活很壓抑,總是自卑,習慣性討好別人;

③ 內心高度敏感,容易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④ 不會輕易相信他人,一旦相信他人後,就會掏心掏肺。

哪怕長大後,有權利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背後空無一人的感覺早已讓她們絕望。

怎麼填補,都補不平。


3缺愛的人,缺的不僅僅是愛,更是自我

微博上曾經有一句話特別扎心:

“錢總是流向不缺錢的人,愛總是流向不缺愛的人。”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承認,人生就是這樣。

你越想得到什麼,就越得不到什麼。

為什麼想要一個可以為我付出,肯定我,包容我所有的缺點和毛病,永遠在我身邊的人,就那麼難?

難道缺愛的人,這輩子就沒資格被愛嗎?

不是的。


就像上野千鶴子說的:

“女性如果精神貧瘠,執著於被愛,過於渴望被認可,那無論她享有各種能力和資源,都很難救她於困境。”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也是如此。

因為從小被忽視,缺少關愛,長大後她傾盡一生,都在各種親密關系裡索取愛。

被作家男友家暴,她舍不得離開,因為“打我也沒關系,只要兩個人一起,就比一個人孤單好。”

學生阿龍向她表達愛意,她就迫不及待和他在一起,無論對方要她做什麼,她都願意。

她身上有一種“犧牲自我式”的矛盾和天真。

骨子裡認為自己不值得他人的關注與喜歡,但又永遠寄希望在他人身上。

所以她為自己找的唯一解決之道,就是討好對方。

無論對方怎麼殘忍,哪怕被傷害,被要求當妓女賺錢、進監獄,她依然會在受傷後,全心投入下一段感情。

結果一次次掏心掏肺,換來一次次傷害和背叛。

松子的故事,何嘗不是很多人的投影。

當情感的渴望得不到家人的滿足,很多人會本能地向外尋求認同與關心,希望彌補過去的創傷。

但好像無論怎麼做都特別擰巴,既善良又冷血,既自卑又自負,矛盾又痛苦。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