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裁判文書公開率大降99%,司法大倒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疫情三年,使不少改革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滿載民眾對司法公開化、民主化期待的中國裁判文書網,2022年上網率大降90%以上,陷入判決文書公開制度改革名存實亡、接近夭折的的困境,就反映了這樣一種改革退步的狀況。


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正式實施,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一般均應在互聯網公布。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1日正式上線,集中公布了第一批50個生效裁判文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後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2016),除了特殊情況外,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應當在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在互聯網公布。依法提起抗訴或者上訴的一審判決書、裁定書,應當在二審裁判生效後七個工作日內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文書迅猛增長。


這是我國司法機關推進法治民主,提高司法透明度與公正性,將法院判決置於社會公眾監督之下的一個重大舉措,是我國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全過程民主的重要措施。



審判文書公開是,標志著人民法院司法公開邁出了關鍵一步。裁判文書公開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有利於增強司法透明度,強化監督,防止司法權濫用。通過互聯網及時、全面公布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在國際司法領域已是大勢所趨,有利於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2016年8月起,中國裁判文書網每日訪問量均超過2000萬次,用戶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億的訪問量來自海外。截至2020年8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台。如今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1.42億篇,訪問量105.8億次。

可以說,這是我國司法公正和民主建設進步的一大成就。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賀小榮認為,秘密是正義最大的敵人,司法公開是有效抵御外部幹預的最佳盾牌。只要真正做到生效裁判文書全面公開,一切非法幹預就無立足藏身之地。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可以從制度和技術上抵御外來幹預。

裁判文書的公開,使法院的判決的公正性和質量受到民眾的監督,為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實踐資料,有的民眾也通過公開的裁判文書學習了法律知識,不用請律師也打贏了官司。所以及時公開裁判文書,對我國法治、廉潔和民主建設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是我國近年來在民主法治建設上取得的少有的重大進步。

如今裁判文書網已經開通上線10年,按理說公開的文書應該越來越多、越來越及時,民眾查看引用監督應該越來越方便,公開判決文書應該已經成為法官的工作習慣。但現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近5年、特別是2021年以來,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文書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及時,許多判決文書根本就查不到,最高法院推行的判決公開制度正在成為一種擺設、根本沒有執行的危險境地!

根據一位律師的調查統計,2020年後,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率斷崖式下降,行政、刑事和民事三類案件兩年下降幅度分別為65.88%、67.64%、59.56%。






截至2023年4月19日,2022年全年公開的行政訴訟裁判文書僅有852件,然後該年全國各級法院僅一審審結行政案件便有約28.5萬件,判決文書公開率只有0.06%,2023年來僅公布了湖南和遼寧兩省的15份行政案件一審文書。照此推算,2023年全年行政案件一審文書將僅在網上公開50份,這意味著行政案件裁判文書幾乎已不再網上公開!

2022年刑事案件的公開率為8.32%,民事案件的公開率為27.18%。



不僅如此,裁判文書網多年來還一直存在網速緩慢和無法連接的問題,近來更是出現以不明規則的限制查詢和下載功能的問題。既然是向民眾公開,當然就沒有必要限制民眾的查詢和下載。不知是由於網站運行技術的原因,還是故意設置了不讓人查看下載,這表明網站的服務能力還需要改進提高。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寫了“開放、動態、透明、便民” 8個字的宗旨,由此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推進司法公開化、透明化、民主化改革的決心和立場。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順利推進、輕易取得成功,總是會遇到各種阻力。

如法院判決文書的公開,實際上是增加了各級法官和領導的壓力和風險。從本性上講,沒有人願意公開、沒有人願意受到公眾監督評判,因為公開之後如果發現判決有問題、不公正,就會受到批評指責,甚至會要求糾正,這樣就會是陷入麻煩、受到損失,特別是在我國官方審批受到各種權力幹擾、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的情況下,判決中存在的問題更是不少,這樣就會使各級法院和法官從自己安全利益出發,會消極對待公開,能不公開就不公開,於是就出現了目前這樣公開率大幅下降,判決文書公開制度改革面臨即將夭折的嚴峻挑戰。

但是司法公開乃是大勢所趨,各級法官受民眾供養委托承擔維護司法公正的職責,有公開判決接受民眾檢驗監督的責任,理所當然應該自覺承擔起公開責任,在民眾的監督壓力下提高自己為何公平正義的審判能力。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學文所說,裁判文書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除確實不宜公開的內容外,人民法院作出的所有裁判文書均應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確保裁判文書公開不留死角。按照最高法的要求,只有涉及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國家秘密或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案件,才可以不公開。

況且,只有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之下,才能真正為何司法的獨立性、提高法官在民眾中的地位。

改革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項改革還事關最高法院自身制度執行的權威。

作為這項重大改革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最高法院應該承擔起繼續推進改革的領導管理責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的關注和期待,加強對各級法院的監督考核,扭轉公開率下降的趨勢,讓這項推行了10年的司法公開化、透明化、民主化改革避免夭折的命運,而是繼續進行下去,真正取得成功,讓審批公開、司法公開成為每一個法官的習慣。這樣,才能提高我國司法系統的權威,才能為何社會公正,推動我國社會的法治化、民主化進程。

開弓沒有回頭箭,審批文書公開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年,並沒有任何技術難度,差的就是改革意志和監督執行的問題,最高法院有足夠的管理辦法來迅速扭轉這種公開率大降的狀況,如針對部分地方法院裁判文書選擇性上網問題,建立嚴格的不上網核准機制,杜絕選擇性上網問題;裁判文書不予公布的,應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該裁判文書的案號、審理法院、裁判日期以及不公開理由;在制度上將上網公開納入工作流程,將上網公開作為法院結案標准,讓案結即公開成為法官的工作習慣;建立法院文書公開率不達標工作一票否決制度,上網公開率排行獎勵制度等。

政府運行的公開化、透明化、民主化,事關社會的公正和每一個人的根本利益,大家都期待判決文書公開化的改革千萬不要夭折,能夠繼續收入推進,柳暗花明又一春!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