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什麼?月薪兩萬元竟然隨不起份子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說這個國慶假期,沒有朋友的人,幸福感可以打敗全國99.99%的人。


因為不用出份子錢。

早在節前,就有#九月的工資千萬不要亂花#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假期沒來呢,份子錢已經在向你招手。


水漲船高的份子錢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職場人國慶長假調查》數據,職場人在國慶期間給出的份子錢,人均高達2369元。其中,給出1001-3000元的職場人最多,占比33.6%。

具體到“每份給多少”,在微博#同事結婚該給多少份子錢#投票中,認為“可以給,但沒必要超過200”的占比近三成。排在第二的是“看關系,關系好的多給”,具體到金額,認為份子錢應該在500元以內的占比超九成。

但是落實到行動上,隨份子這件事卻沒有網上說的那樣“自由”。

不少網友表示,“這年頭兒,隨200塊錢都感覺拿不出手,隨500塊錢不好意思去吃席。”

這樣的感受並非個例。新華網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一代婚禮份子錢500 元至 1000元的占 32.5%,1000 元至 2000 元的占 23.1%,2000元至 5000 元的占 13.3%。



圖源:微博截圖



圖源:微博@齊魯晚報

但是落實到行動上,隨份子這件事卻沒有網上說的那樣“自由”。

不少網友表示,“這年頭兒,隨200塊錢都感覺拿不出手,隨500塊錢不好意思去吃席。”

這樣的感受並非個例。新華網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一代婚禮份子錢500 元至 1000元的占 32.5%,1000 元至 2000 元的占 23.1%,2000元至 5000 元的占 13.3%。

不少年輕人感歎,“這不公平,父母那輩都是一兩百,為什麼到我們這裡就要一兩千?”

年輕一代份子錢“猛漲”,一方面是辦婚禮越來越貴。

婚禮紀發布的《2022春季潮婚節結婚消費趨勢洞察》數據顯示,Z世代消費力提升,結婚投入越來越大。2021年,一對新人平均結婚花費25.3萬,5年翻升了3.8倍。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成都是全國婚禮花費TOP5。

同時,婚禮規模越來越小巧精致。數據顯示,想要把婚宴控制在15桌-25桌的占比63%。

就婚禮風格而言,現代極簡風、各具特色的復古風等小眾元素成為流行,別墅婚禮、酒莊婚禮、山莊婚禮、泳池婚禮受到關注,私密性強、場地有特色成為新人挑選婚禮場地考量的重點。

與之相應,婚宴價格也水漲船高,3000-5000元/桌的價格區間關注度最高,占比51%。

北京工作的85後盧娜在今年4月去三亞參加了發小的婚禮,隨禮8000元。“我們是二十幾年的好朋友,當年我婚禮她隨了6000元。婚禮在海棠灣的五星級酒店,僅迎新的套間就五位數一晚。






圖源:有意思報告

草坪婚禮和露天晚宴都是高端花藝和龍蝦海鮮,還有專門的小提琴演奏,雖然每道菜只有一口,根本吃不飽,但這一套下來不穿個晚禮服、隨個兩三千都不好意思出席。”



圖源:有意思報告

婚禮高端化、輕量化,也意味著對來賓進行篩選。與之相應,如今能讓年輕人打開錢包並親自到場的婚禮基本都是關系不錯的。

根據婚禮紀數據,這屆年輕人有自己的份子錢標准。如果是普通朋友、同事,份子錢200元-600元間足夠;死黨、閨蜜,一般是500-1000元,關系比較近的親戚長輩大多數會包到1000元或2000元以上。此外,隨著網絡支付的普及,很多年輕人會包520、999、1314元的微信紅包,直接給新人,而不是記到長輩們的婚禮賬本上。

份子錢能取消嗎?

盡管近些年網絡上關於“禮金互免”、“不隨份子”的討論不絕於耳,但真正能實現“份子錢自由”的人並不多。


95後張俊今年國慶從北京回老家大連瓦房店過節,四天時間要參加四份婚禮,隨4000元份子。

“在瓦房店,一年到頭說不上幾句話的普通同學,只要給信兒,就是500元;關系好一點的隨1000元,好朋友一般2000元。瓦房店普通人工資才四五千,一個假期,一個月白幹。”

對於是否考慮“不隨”,張俊表示,“生活中,不隨禮= 不想跟你有任何關系。像我出門在外打工,就算我不在家,我爸媽還在家,以後我還可能回老家發展,隨禮= 給自己留條後路。”

張俊有一個專門的紅色賬本,上面記滿了工作以後隨出去的份子錢,每一筆,給誰隨,什麼時間,什麼事,隨多少,都記得門兒清。“什麼都能丟,就這賬本不能丟,回禮回錯數可就糟了。”

張俊表示,回禮是門學問,甚至比隨禮都重要。如果我辦酒席你隨禮了但人沒來,那我回禮如果人去的話,就多隨100;如果回禮時間比隨禮時間晚了幾年,會適當添加一些“利息”,總之不能叫別人吃虧。

在張俊看來,“其實隨禮就是一點點撒出去的錢,一下收回來,積少成多,變相攢錢。真正收不回來的是少數,人人心中都有杆秤。”

但張俊的同事,不婚主義的林寧卻沒這麼“幸運”,不婚不育者的份子錢可能意味著“只出不進”。

“現在份子錢是一種單身稅。我平時跟身邊人聊天的時候就透露過我不婚,我不用別人隨禮,別人隨禮的時候我也不跟,主打一個互不相欠。”



不只是“不婚主義者”,在私企工作的邢歡也很少隨份子,“私企人員流動性大,結婚互相不邀請才是禮貌。”

“一般我只隨1000元以上的份子。千元以下說明交情不深,隨了禮,感情不會變好,不隨也不會更淡。工作都這麼累了,減少無用社交。”

對於年輕人對於份子錢五花八門的態度,北京大學公益講座創始人郭梓林提出,在市場經濟的當下,人口流動、社交范圍擴大,不同於過去的熟人社會,在陌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再需要用份子錢來維系。

而“陌生人”,如同事、認識不久的朋友之間,則更強調交易屬性。給或不給份子錢,要看“性價比”。

對於份子錢是否應該取消,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份子錢作為傳統習俗具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它的意義超過金錢本身。份子錢一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二是社會交際中維系人際的一種手段,三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社交禮儀。所以要取消份子錢,從目前來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同時,張毅認為,不應該讓份子錢成為一種負擔,可以通過社交網絡、社會宣傳等多種渠道、方式進行引導,讓大家珍惜份子錢背後的感情,而非份子錢本身。這樣的轉變有賴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還需要時間。

份子錢雖然取消不了,但可以先向“平均只要一兩百”的廣東看齊。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