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音樂家帶全家九死一生潤美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67年1月15日,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樂
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馬思聰,為逃避文化大革命的瘋狂迫害,與女兒馬瑞雪、夫人王慕理、兒子馬如龍乘船偷渡香港。

1967年4月12日,美國國務院公布: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逃出中國大陸,來此避難。馬思聰同夫人及兩個孩子,一起被批准避難。


此後不久,馬思聰在紐約公開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國記者,發表了題為《我為什麼逃離中國——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講話。他說:

“我是音樂家。我珍惜恬靜、和平的生活,需要適宜工作的環境。況且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非常熱愛和尊敬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當然,我個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國當前發生的悲劇比起來,全是微不足道的。

“文化大革命在毀滅中國的知識分子。去年夏秋所發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絕望,並迫使我和我的家屬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的‘饑餓的幽靈’。

“如果說我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有什麼越軌的地方的話,那就是我從中國逃跑了……”

《時光故事》油管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errytimestory




“音樂神童”

馬思聰自幼在法國巴黎學習音樂,16歲時即在香港、廣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譽為“音樂神童"。




馬思聰初到法國與大哥馬思齊(中)、二哥馬思武(左)合照

中國小提琴第一人

1932年,19歲的馬思聰學成歸國,開始在廣東、香港等地舉辦巡回演出,引起轟動,同年他和陳洪創辦私立廣州音樂學院,馬思聰任首任校長,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才。

1937年抗戰爆發,馬思聰滿腔愛國熱情化為音符,創作了很多抗戰歌曲,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首傳唱至今的《思鄉曲》。中共建政成立後,這首《思鄉曲》被定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和海外僑胞的廣播開始曲。

1945年,飛抵重慶參加國共談判的中共領導人還特地接見了正在重慶演出的馬思聰。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馬思聰和一百多位知名愛國人士一起抵達北平,參與到所謂“新中國”的籌建工作之中。7月,馬思聰被選為全國音協副主席。10月1日,出席天安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典。據馬思聰兒子馬如龍後來回憶說,也就是在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期這段時間,馬思聰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個時期也可以說是馬思聰一生的巔峰,他成為中共總理周恩來的“紅人”,深受器重,居住在北京一個近200平方米、8個房間的四合院。37歲的馬思聰還被任命為剛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的首任院長。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