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兒鏡頭裡 是母親被時代拋下一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但不得不說,時代的耗材這個詞,精准地擊中了現代人的切膚之痛。從李愛軍的1980年代,到彭佳的2020年代,時代的列車速度越來越快,誰不曾擔心過自己被甩下?


作為一個准“90後”,彭佳人生的前三十年從來沒有偏離“正確”的軌道。她努力考上大學,選擇了跟父輩工廠業務對口的專業,畢業之後,先是去了一家貴州的國企,過了一年後,又回到了西安,進入了父輩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企業,這一待就是十年。




現在回想起來,彭佳會覺得,從離家上大學算起,一直到現在,她最快樂的日子還是在貴州的那一年。雖然本可以一畢業就回家鄉工作,但她還是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自己選擇了去遙遠的貴州安順,工資也不算高,實習期月薪只有2000元。

但是,在貴州上班的日子裡,彭佳喜歡上了和朋友們一起騎車出游,騎行很遠的路,去海邊扎帳篷,看白鷺成群掠過水面,聽雨點打在帳篷頂上的樂聲,感受大家一起燒烤聚會的樂趣。那是一種純粹的快樂,也讓她覺得生活是有意義的。



圖:在貴州生活時,彭佳拍過的照片


其實,在大學期間,彭佳就會經常追問自己:我每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我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在學校裡,在書本裡,她都找不到答案。

她就讀的那所大學,坐落於一座小城郊區的山坡上,環境惡劣,經常有蛇蟲出沒,冬天沒有暖氣時,她和同學們需要靠出門跑步來“取暖”,而到了夏天,彭佳的“招蚊體質”也讓她吃盡苦頭,至今對毒蚊子咬出來的巨包心有余悸。但比起身體上的折磨,她更難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迷茫和無助。學校在地理上的偏遠閉塞,讓她的大學四年就像是高中的延續。


大四的時候,彭佳曾經短暫地作為一家教育機構的志願者,去四川的鄉村裡給孩子們講過幾次課。她喜歡詩歌,就把自己讀過的詩講給孩子們聽。隔了幾個月再去,發現很多孩子都記得她的名字。她特別感動,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那段時間,她甚至想過,要不要畢業後幹脆成為這家機構的正式員工?但來自家庭的強烈反對,還是讓她退縮了:沒有編制、沒有穩定收入,也看不到上升途徑……意義?畢竟不能當飯吃。從小到大,她耳濡目染的工作價值,與個人理想無關,就是賺錢吃飯的手段。

獨自去貴州,是她唯一一次小小的“叛逆”,但沒能堅持太久。入職不到一年,彭佳生了一場重病,上吐下瀉了半個多月。雖然正規單位的醫保福利卸掉了看病的經濟負擔,但獨自面對一切無人照顧的痛苦,讓她終於松了口,打電話給父親說:我要回家。

回到家庭的羽翼下,回到熟悉的社會關系裡,走上父輩曾經走過的路,看上去就是彭佳逃不脫的宿命。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