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兒鏡頭裡 是母親被時代拋下一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圖:彭佳的愛貓“貝貝山”。


回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最開始回家上班的日子裡,彭佳住在家裡,跟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後來終歸還是不適應,就自己搬出來住。


繼母來到這個家的時候,彭佳上小學五年級,經常生病,繼母就得經常放下工作帶她去看病,事情多了,就會不耐煩地催彭佳的爸爸“你帶著你姑娘去看病”。後來,繼母自己也生了孩子,彭佳就會在一些日常小事上感受到微妙的不同。她曾經試過表達自己的委屈,對繼母說,你太偏心了,只對弟弟好,對我不好。但繼母說:不是親生的,我沒辦法。

直到今天,彭佳還沒有完全消化這句話給她帶來的沖擊。她又一次沒能成為首選。

彭佳和繼母之間,關系其實並不差。長大以後,她也能理解,為人繼母,也是一種人生課題,誰也很難堅持做到滿分。在李愛軍離開以後,她曾經對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有過期待,覺得有些空缺可以靠填補,但後來發現得不到,便告訴自己:不要強求。




因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彭佳與父親之間,也有著一道無形的界限,也許親近,但未必親密。她親眼見到過,父親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而陷入長期抑郁,一度靠天天喝中藥和吃有糖心的水晶餅來緩解情緒。她也一直記著小時候,父親經常把她帶到操場上,讓她自己玩,然後消失很長一段時間,她很害怕,怕自己會被永遠拋棄在那裡,又一次成為不被選的那個。

在彭佳的生母那邊,目前還在世的親人裡,是姥姥、舅舅,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但生母去世後,圍繞著後事操辦事宜,即使是至親之間,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彭佳夾在兩家之間的尷尬身份,讓她對長輩的態度無奈且無力,只能和弟弟感慨一下家庭關系的復雜,並在《mama》這部作品裡隱晦地表達一下心緒。


熟悉的環境,並不意味著精神的舒適區。所有在世的親人都在一個城市裡,觸手可及,並不意味著如魚得水。而國企穩定的工作,在當地體面的薪水,以及各種隱形福利待遇,都無法緩解一個人無處安放的焦慮。在她所在的環境裡,一個人的成功標准或幸福依據,都是用物質條件來衡量的:錢,權力,配偶,子女數量……

從2017年到2019年,接近而立之年的彭佳,卻陷入了精神上的低谷,需要不斷地做心理咨詢,來緩解自己抑郁和失眠的症狀。心理咨詢費並不便宜,每小時要500元,一周做四次就是2000元。雖然代價昂貴,但這是彭佳唯一能抓住的出口。



她對心理咨詢師說:“我的人生底色是灰色的,這是我的真實感受,不是比喻。浮在最上面的是痛苦,撥開痛苦表層之後就是焦慮,在焦慮的下面就是一片灰暗。我待在那個地方,幹什麼都不會有熱情,也沒有愛好和價值觀相近的人。”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8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