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搞清3个历史真相 别再无脑支持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联军的大义名分是支持巴勒斯坦人,目标是消灭以色列英国作为幕后支持者,给予了阿拉伯国家大量援助。


值得玩味的是,这支阿拉伯联军虽然打着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旗号,却只字不提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国。如果是他们消灭了以色列,下一步的行动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建国,而是瓜分巴勒斯坦。

181号决议通过前后,阻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独立建国的,不是以色列,而是周边的“阿拉伯兄弟”。


新生的以色列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实际作战人员仅2.3万人,武装也不充分。战争初期陷入了被动。美苏两国当然不会坐视联合国决议成了废纸,否则才建立3年的战后国际体制会威信扫地。因此,两大国主导下,联合国要求双方停战四周。美国还逼退了英国,迫使其放弃了援助约旦等国家。四周后,迅速武装起来的以色列不仅成功收复失地,还反推了2000平方公里。交战双方最终以实际控制线为界同意协议停火。

结果巴勒斯坦地区真的成了“八二开”,却是阿拉伯人占“二”,以色列占了“八”。

以色列浴火而生。



此后还爆发了四次“阿拉伯联军VS以色列”的中东战争,此外还有几场周边国家与以色列的“单挑”。以色列胜多败少,实际控制区域越打越大。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元气大伤的阿拉伯国家面对现实,或明或暗地放弃了“彻底消灭以色列”的目标。既然注定要共存,和解才就是唯一的选择。

结语:谁阻挠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进程?

历次中东战争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1号协议的分治方案已经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实现。


率先破坏协议入侵以色列的是阿拉伯国家,率先占领耶路撒冷的也是阿拉伯国家。

挑事失败,当然要付出代价。因此,后来联合国后来通过重要决议如245号决议、338决议都采取了折中的方案。

181号决议巴以分别建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基础上,调整了国土划分。新的分界基本按照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二八开”的实际控制线。折中形成的和平路线,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成为法塔赫在内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改善关系,实现和解的基础。

1994年,巴以达成“土地换和平”的共识,发表《华盛顿宣言》。


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九成国土的以色列按照《宣言》的和平路线,向巴勒斯坦国的法塔赫政府移交了加沙地带等占领区。巴以和平进程露出了曙光。

同年约旦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两国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的“秘密合作”正式化。而以色列另一个陆上邻国埃及早在1978年就建交了。

2020年9月15日,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一项被称为改变中东格局的历史性和平协议——亚伯拉罕协议。

以色列和两个阿拉伯国家正式建交。“中东大和解”的进程就此开启。科威特、沙特随即进入了和解名单,与以色列积极互动。

历史曲曲折折,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还是回到了联合国181号的起点。

但是,历史的大潮中总有逆流的搅局者。哈马斯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巴以“土地换和平”的和平路线,声称“美国以色列一定会毁约”。很快世界就会看到谁才是毁约者。

2006年,哈马斯取代法塔赫接掌巴勒斯坦国,随即撕毁了此前巴以和平协议。这一毁约行为让哈马斯更加臭名昭著,受到了国际孤立。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