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为什么中国人不愿生孩子?这几因素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现代社会的分配正义也是建立在工具理性至上的原则之上的,也就是说,越是需要工具理性的工作,例如金融、法律、技术研发这些行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高。换句话说,工具理性是最大的文化资本,它与经济资本的汇率是最高的。因此我们才会将教育称作“投资”。


再生产没有办法在这个意义上转化成经济资本,是“没有价值”的第一层含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提出再生产这个概念,恰恰是要提出这样一种批判:再生产没有回报,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面的一种最大的分配不公正。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无限循环:再生产得不到回报是因为它不产生GDP、不产生任何财富,因此大家就认为再生产活动不应该得到回报。所以它就变成一个无偿的活动。


这个无限循环没有什么道理。它的唯一的合理的地方或者说唯一的好处在于资本的积累,在于资本的利滚利。

哪怕是在它变成有偿劳动的时候,它的价值也是很低的——我们付给家政人员的报酬是非常低的。

对于“再生产”的贬值乃至于无偿化,是资本主义一个重要剥削的手段,而这种剥削恰恰是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制度能够运行起来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这种“没有价值”并不仅仅涉及财富和资源分配,它还涉及到我们的自我认同。

如果大家都认为“再生产”所需要的那些能力没有“生产”所需要的那么难能可贵,没什么技术含量,再生产者被视作没有什么能力的人,那么一个人在从事再生产时的自我认同与从中所获的成就感是非常低下的。

这才是女性的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就越低下的最深层原因。在有得选的情况下,在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文化资本的情况下,她们也希望从事被整个社会赋予更高地位的活动。


实际上,在生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和生命政治之下,如果有人说,我不想搞事业,就想生孩子,这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吧。

我们已经越来越没有办法从再生产活动里面获得价值感,它也变成一件令我们快乐不起来的事情。我们从生产当中获得价值,我们从消费当中,从吃吃喝喝和买买买当中获得快乐,我们从与可以被量化、被货币化的东西打交道的过程中来获得快乐。

而人与人之间的单纯的相处、关心、聆听、照料、呵护、相濡以沫的过程,越来越不被视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活动。

而处于这个家庭生活亲子关系里面的人好像也在提示我们,他们的体验感不太好,尤其是我们今天社会上的非常典型的一种家庭——“备考家庭”,他们好像处于一种非常拧巴的亲子关系里面。


因为投资与回报的逻辑已经无处不在地渗入到他们的家庭关系当中,而这与亲子关系原本不分你我、不斤斤计较的、一种单纯的共同生活共同协助的状态是相反的、矛盾的。所以今天的父母常常处于一种非常矛盾、非常焦虑的状态里。

接受低生育率,还是倡导“再生产主义”?

我们现在似乎面临着一种两难。要走出这个两难,我的意思是不是,我们现在应该把“生产主义”的价值排序给颠倒过来,应该倡导“再生产主义”?

是,也不是。

我当然认为充分地肯定再生产的价值,充分地肯定并回报再生产者是一件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的职业提醒我对于下结论这件事情,总是要慎之又慎。当我们觉得必须在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时,往往是因为有其他的因素还没有被分析到。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2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