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家都喊避雷的国家 快被国人挤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风尘仆仆的卢克索马车夫。(图/作者供图)

但并不是所有埃及人都这么幸运。


在埃及旅行的这些日子里,我在路边遇到过许多风尘仆仆的马车夫和商贩,河上还有努比亚小贩划着船,向甲板上的游客兜售手工艺品,随处都有虔诚信徒在角落里做礼拜,景区附近总是有成群结队的小孩紧紧跟着游客,锲而不舍地讨要“one dollar”和清凉油。



开着小船“搭便车”的努比亚商贩。(图/作者供图)

没有人可以逃得过“one dollar”魔咒,这句话几乎每天都会在耳边响起,把游客从古埃及文明的幻梦中叫醒,把一切都拉回了世俗人间。


这就是真实的埃及,没有那么浪漫,生活之难随处可见。也许是因为太过穷苦,他们才这么热衷于从游客身上“薅羊毛”,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在埃及不被坑太多钱就是成功。



汗·哈利利集市是宰客重灾区。(图/作者供图)


在去菲莱神庙的那天,我见识到了埃及式“变脸”。

菲莱神庙位置较偏,去程从市中心出发还算方便,但返程难以叫车。幸好同行的女孩包车往返,捎上我们一起回市区。

一路上,师傅还在介绍沿途的历史建筑和着名地标,热情得让人招架不住。等到下车结算包车费用时,师傅突然变卦,说他在停车场等了两个小时,这个时间需要额外计费,我们当然拒绝支付,只是对方纠缠不休,只能给小费了事。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