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究竟什么疫苗 帮中国消灭了天花?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我撰写的一篇科普文章《谁发明了疫苗》的评论区里,一条高赞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过咱们现在使用的天花疫苗可不是牛痘,而是中国人自己发现并保留的天坛株。……”

这位读者指出中国所使用的天花疫苗“天坛株”不是牛痘,虽然没有明说,但同时暗示了天坛株是人痘的可能。


这一信息让我感到难以置信。通常来说,天花疫苗指的就是牛痘(或者和牛痘相近的马痘)。人痘(天花病毒本身)虽然在历史上的确曾经被用来接种和预防天花,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疫苗,因为这样的接种反而可能会导致天花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验证这位读者的说法,我做了一些搜索和考证。

用“天坛株是人痘还是牛痘”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里查到的第一条记录是科学网上的一个博客,具体是博主聂广先生在今年初转载了一篇《消灭中国天花的,到底是牛痘还是人痘? 》的文章[1]。

在这篇带有61条参考文献的万字长文里, 作者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在解放后应用并帮助中国消灭天花的“天坛株”是人痘。而且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对这一结论做了升华:

“文化复兴,当始于历史光复,中国消灭天花使用的是人痘还是牛痘,牵扯到对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历史评价,不可小而视之。……”

我们不对这一段文字做出评价,还是回过头去看作者的论据:

“‘天坛株’是1926年2月,齐长庆从患天花的士兵刘广胜的疱痂中分离出来,‘首先将患者疱浆接种于猴皮肤,待猴出痘后,又转种另一只猴,如此再传一代,又将从猴体上取得的疱浆,接种家兔的皮肤和睾丸,连续传五代,再转种于牛犊皮肤上连续传三代,分离出的毒种经传代减毒后,该毒种的发痘情况与日本(专题)毒种相近。’由于这株毒种诞生于天坛神乐蜀,故名为‘天坛株’。”


显然,如果上面这段关于天坛株的来源的描述属实,那么作者的推测也就是正确的,因为天花患者身上的病毒就是天花病毒,在动物身上连续传代后致病性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依然是天花病毒。

关于上面那段描述性文字的出处,作者给出的参考文献是2021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齐长庆传》,该传记的作者是齐长庆先生的外孙女高齐女士[2]。

1896年出生的齐长庆是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也是公认的天花痘苗毒种“天坛株”的研发者,解放后曾担任过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创始所长[3]。关于天坛株的来源,传记的作者高齐女士所采用的是齐长庆先生的学生、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原副所长董树林的说法。

无独有偶,就在新冠疫情期间的2020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制作了一部《战疫》的纪录片,其中的一集就是《灭天花》[4]。在这一集纪录片的9分20秒讲到了天花疫苗天坛株研发的故事,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坛株的研发者齐长庆。关于天坛株的来源,纪录片中描述的内容与《齐长庆传》中的基本一致,而且采访的也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原副所长董树林。


央视纪录片截图

所以,无论是家人为齐长庆先生撰写的传记,还是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都一致采用了这一说法,即天坛株的最初来源是一名在1926年收治的天花患者。正是从这名患者身上的天花疱疮里,齐长庆先生制备出了中国自己的“天坛株”天花疫苗。而传记和纪录片的信息来源,也都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原副所长董树林先生。

那么,董树林先生的信息来源又是哪里呢?

2009年,董树林在《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坛株痘苗毒种创始人齐长庆》的文章[5]。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为了纪念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所 75周年而组织编写了一批文章之一。?

在这篇纪念兰州生物制品所的老所长、天坛株的研发者齐长庆的文章里,董树林这样描述了天坛株的来源[5]:

“‘天坛株 ’的建立已载入 《中国生物制品发展史略 》(赵铠、章以浩主编?2003年 )一书。据记载:于 1926 年 2月?一名西北军士兵名叫刘广胜?因患天花住进北平医院。当时齐长庆到医院观察病人?取患者带疱浆 的痂皮?研磨后接种在猴子的皮肤上?接种后发痘?再传种到另一只猴子皮肤上?在猴子皮肤传 2代后?又取 猴身上豆浆接种家兔皮肤和睾丸?并连续传 5代再转种到犊牛皮肤上?在犊牛皮肤上连续传 3代?经检测毒 力与日本牛痘苗毒种的毒力相似定为 ‘天坛株’痘苗毒种?用于我国痘苗生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