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于助学金的通报发了 可是谁信呢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天津助学金事件的调查结果通报出来了,但这份及时出炉的报告并未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从舆论的漩涡里拉出来。

正如网友所言,这份通告与其说是调查结果不如说是避实就虚的自我辩解。无论校方所说的“组建专班”“调阅档案”“实地走访”是否属实,人们都拒绝相信。




不公的待遇无疑充当了此次事件中群体共情的制造机,让人回想起那些曾亲历过的绝望瞬间,但这并不足让当事人成为社会的焦点,真正戳中人们心窝的是他的特殊身份。

当事人是低保户,是孤儿,政府的建档立卡是对其家庭状况的最佳认定。在人们的朴素价值观里,像这样的可怜人本应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惠泽,而非现在这样遭受不公、诉求无门。


他的身份与遭遇让人同情,但弱势群体、不公待遇这八个字所描述的不仅是这位年轻人的境况,也无意中揭开了一个人所共知的社会现实——弱势群体就是最容易遭受不公的一方,也是最难以扞卫权利的一方。




在这样的共识下,弱势一方的陈述往往更具有可信度,而本就处于强势地位的校方则得不到任何信任,成了不公的代言人,令其所作所言也变得无比可疑,看起来别有目的。

此刻的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投射人们忧虑的幕布,毕竟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里,哪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公也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在校的学生、公司的职员、摆摊的小贩等等,只要身处其中,就有沦为“弱势群体”的可能。

换言之,潮水般的舆论不仅是对校方的质疑,也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洞见,就像某网友所说,“心疼这个学生,以后在学校会被同学老师孤立冷落,在郁闷孤独中上完大学。”结果一语成谶,当事人已被室友赶出宿舍。

其实反观前些年,官方通报还是大多数人了解真相的主要渠道,但随着其中的有用信息越来越少、语焉越来越不详,如今的“官方通报”几乎成了台面上的公关手段,一出现便会引起条件反射般的不信任,特别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的罗生门事件后,其可信度呈指数级下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