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白纸运动”一周年:亮马桥之夜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伦敦白纸抗议现场,图片来自BBC

二、悼念


人群抵达木桥时还不到 9 点。大家陆续点上了许多蜡烛,一排细长的白色蜡烛后面,是一大片的香薰式的小蜡烛,祭了不少烟与酒,酒里有“乌苏”,那正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酒,还有花,很多的鲜花,一些花束上还贴有便利贴,写着悼词或诗句,其中有一张写着布莱希特的诗,我拍了下来——

那些把肉从桌上拿走的人

教导人们满足

那些获进贡的人

要求人们牺牲

那些吃饱喝够的人

向饥饿者

描绘将来的美好时代


那些把国家带到深渊里的人

说统治太难,普通人

不能胜任


而在繁多的蜡烛与鲜花中间,有两张白纸印着同一段文字:

向乌鲁木齐 11·24 火灾死难者致哀。

黑夜里,蜡烛的光映亮了大家的脸,人群开始悼念。

悼念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大家会默哀,会念一些哀悼的话语,会一起唱歌,像《送别》或《国际歌》,也有《国歌》,会举起白纸或是各种标语,会喊一些口号……一位戴着红色鸭舌帽的男生,在烛光面前蹲下,也不说话,只是平静而专注地不断用打火机点燃着身边的一支支蜡烛,最终汇成一片烛光的海洋;一位女生站在人群中间,通身黑色的穿搭,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口罩、黑色的手套,仿佛隐没在黑夜里,她略低着头,坚毅的目光中又带着些许的拘谨,与黑色穿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手上的白纸,她用双手撑开一张宽大的、A3 的白纸,然后高举过头顶,而此刻站在她右手边的,正是一位警察;在相对远离烛光的地方,有个人挤在人堆里,把手里的 A4 纸围成柱状的纸筒,打开手机的闪光灯,将手机放入纸筒之中,然后握住这只发光的纸筒,高高举起,在黑暗中就犹如一道明亮的烛火……

人们当然并不会只是单纯地哀悼乌鲁木齐火灾的死难者,而是会进一步反思与表达乌鲁木齐火灾产生的原因,最终的矛头自然会指向僵化的防疫政策及其背后的官方体制。在各种悼念形式当中,口号大概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场悼念的人里有各行各业、各个专业的人,但疫情这几年来,无论你是何种职业、处于哪个阶层,压迫与不安全感都是普遍的,所以现场的大家普遍都在通过喊出口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有人高喊“不要封控要自由”,有人喊“要新闻自由”、“要艺术自由”、“要电影自由”,有人喊“要民主”“要法治”……各式口号混合着各种情绪,愤怒、无奈、悲伤、绝望、不安……而我也怀着忐忑的心情,忍不住喊了一句“要司法独立”,在中国,在此地,我从未想象过自己能够面对公众喊出这样的口号,真是像梦一样。

现场也有新疆人站了出来,哀悼死难者的同时也在控诉新疆人所遭受的不公,周围的人纷纷安慰他。此刻大家站在一起,相互安慰,也抱团取暖。

悼念现场大家的观念也并非完全统一。在喊口号的人群里,有少数人喊了一些相当激进的口号,比如四通桥事件中的标语或者对党国直接进行严词批评的言论,对于那些激进的口号,现场也会有人进行劝阻,大意是不要把这个悼念活动搞得过于政治化过于激进,否则可能会给现场的所有人带来很大的风险。与此同时,为了“规避风险”,人们还开始以“反语”的形式来表达意见,比如大家会喊出“不要自由要封控”“中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之类的话,喊完大家又哄笑起来,一种奇妙的讽刺效果。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钓鱼岛 2023-11-28 21:58
    还想闹事,随河山硕,耿冠军死了去吧!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