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小米华为顶峰相见 造车底层逻辑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所以我相信雷军对供应链的情怀,和对先行者的致敬。因为他极其深刻地知道这有多重要,又有多难。




何小鹏在离开阿里,全身心投入创业造车的之前,曾经征求过雷军的意见。雷军说,智能汽车的产业链长且复杂,需要有思想准备打六年的地基,同时需要足够的资金,吸引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这样才有可能成事。


初期的蔚小理,也的确都走得很艰难。中国有许多厂商倒在了这条路上,但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却日趋完善。2017年,何小鹏正式从阿里离职,全身心投入造车时,小鹏的智驾方案,就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Mobileye的“黑盒方案”,但到了小鹏第二款车就开始用上了更开放的方案,走上了自研算法的路。

没多久之后,出色的算法帮助小鹏仅凭一块30TOPS的Xavier芯片和两颗激光雷达就能实现城市NOA,今天的小鹏已经成为了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绝对头部,有着数一数二的实测表现,而雷军与他的顺为资本,就是小鹏汽车这些年的资金来源之一。

冲进来的小米,也的确按照这当年雷军说过的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走。用十倍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吸引着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一起走这条造车路。1003天,和供应链上下游一起完成了整车从电机、电池、材料、到大压铸设备等等一系列基础研发,不仅意味着小米汽车的入局,也意味着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的能力已经到了新的高度。

雷军的致敬其实没什么问题,因为小米汽车的入局,是中国汽车产业最鲜活的里程碑。而在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小米也在用科技大厂的独特生态能力,以高强度高效率的研发体系推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在里程碑之外,小米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一个新的开端。



智能时代的汽车变革


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向智能终端,这个定义是特斯拉完成的。而汽车从智能终端,转向移动智能空间,这个定义则大概率是由中国厂商完成的。再确切一点,其实目前有能力做这件事的,无非就是小米和华为。

对汽车产业不够熟悉的朋友,也许不会有如此风雨欲来,时代追着你走的紧迫感。但小米技术发布会上还没有正式揭晓,没有详细介绍的那款Su7,却给我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观看发布会的几天之前,我和朋友还去试驾过问界M9,这是一款定义偏向商务沉稳的SUV,它也可以通过华为的平板直连车机。但因为种种考量和限制,其开放性和生态的丰富度还远没有小米展示的那么极致。

这些年,“软硬件协同,生态化造车”的产业趋势,早就有了端倪。比如蔚来碍于没有自己的移动设备配套,干脆自己上手做了蔚来手机;吉利则为了补足软件系统层面的短板直接收购了魅族;比亚迪则把车机系统DiLink做得越来越开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0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