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保安刺死外卖员,有些“反思”是值得反思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没有什么可以成为他残忍杀害一个无辜外卖员的「正当理由」,我们要警惕对极端暴力背景和动机的解释无形中充当「豁免牌」的效果。


行凶者就算有一万个理由去守紧小区大门,也没一个理由支撑他去残忍杀人。

04


别林斯基说: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在对悲剧归因时,非得跳出「就事论事」原则,向上走找出万物一源的「本源」,以此佐证具体个案发生的必然性。

按照时下有些人的形而上思维和归因思路,被杀的外卖员跟行凶的保安都是规则的「受害者」。

循此逻辑,保安这次残忍刺杀无辜的外卖小哥,根子在规则冲突,下次他向晚归的业主挥刀,根子是不是就在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公?

忽略极端暴力中「具体的恶」,却过多地聚焦受害者毫不相关的「过错」,过度地渲染泛化的因素,很容易把具体问题变成概念堆叠。最终结果就是尼采说的「没有事实,只有阐释」,或布罗茨基说的「人们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与分析习惯所累」。

套用学者朱学勤的话说:追究一个事物的原因、如果不适可而止,那就会开启该事物原因的稀释过程。原因挖得越深,距离该事就越远……当你好不容易摸到「原因链的终结一环」时,特定事件的原因分子可能已经稀释殆尽、你手里的那一节「最终原因」可能已经越过临界点,正在将你导入另一事物的原因域。这种病态的深刻癖,是生活在观念世界里的人经常容易犯的毛病。

悉尼·胡克说得更简洁:「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

小区不让骑手骑进去,是保安阻止骑手进入的原因,但不是保安实施极端暴力的原因。他残忍杀害外卖员,首先是自己没了人性,其次都是其次。




▲原报道留言区的这两条高赞留言说得挺对。

我们不是不能反思由悲剧延伸出的命题,但这种反思当止于应止之处,绝不能轻易在保安的「苦衷」跟行凶的残暴之间建立必然性关联——那样只会变相地为其极端举动提供「合理性基础」。


05

说起来,社会学家孙立平2018年曾提出过「短链条正义」的概念,意思是:判断某件事情是否正义,先去除掉动机、背景、实质、进一步效果等相关因素,就事情本身做出简单判断。

打个比方,街头有人昏倒,我们在决定伸出援手前,该考虑的是「他昏倒了,需要帮助」,而不是「他是个什么人,昏倒前干了什么事」等。

看待保安刺死外卖员这起悲剧,我们也该有「短链条正义」思维,而不是泛化归因:这是个恶性案件,行凶者已失去基本底线,是此事的基本面向。他为什么会带刀上班,该是我们的第一追问。

在事件里的是与非在「受害/加害」二分结构中倍显清晰的情况下,没必要在归因时用更宏大的是非框架对其进行「重置」。

回到此事上,受害者李越凯的不幸该被同情。西塞罗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性格善良的他,本值得更好的命途。

对于他遭遇的一切,我们可以有思考、有共情,但不能以反思为「刃」继续去刺伤他。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