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李娜: 從李娜到鄭欽文 中國網球職業化道路越走越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網球職業化22年來,包括李娜、鄭欽文等在內的每一位女網姑娘都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正是她們用汗水和淚水趟出來的這一條條小路,匯聚成了中國網球職業化改革大道。這是一條只能向前走的路,隨著鄭欽文等年輕一代的快速成長,今後再踏上這條路的年輕人將會走得越來越快,越來越踏實。


2002年兵敗釜山亞運會後,中國網球痛定思痛,制定了“以女網帶動男網,以雙打帶動單打”的戰略,開始逐步向職業化轉變,就此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那一年,李娜20歲,鄭欽文則剛剛出生。


之後十幾年,中國網球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職業化之路。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婷/孫甜甜摘得女雙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鄭潔/晏紫拿到一枚女雙銅牌。2011年法網,李娜成為第一個拿到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中國網球取得的一個又一個突破,也影響和激勵著很多像鄭欽文一樣的青少年。如鄭欽文所言,在李娜之前大家都認為大滿貫冠軍是不可觸摸的,“當娜姐打破這道屏障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也是可以達到的,她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2014年1月25日,三進澳網女單決賽的李娜如願捧杯,拿到生涯第2座大滿貫冠軍獎杯。那場比賽,時年11歲的鄭欽文是坐在電視機前看完的。之後十年,中國網球無人能觸及李娜這一高度。

2014年李娜退役後,中國女網一度失去領軍人物。但在這十年間,張帥、王薔、鄭賽賽、朱琳、王雅繁等數代金花從未放棄努力,各自也取得過不錯的成績。王薔最高世界排名一度到過第12位,張帥也到過第22位,她們勤奮、努力,傳承著中國女網拼搏不屈的開拓精神。

正是有了她們多年來的堅持,才讓鄭欽文、王欣瑜、王曦雨這些年輕後輩少走了很多彎路。一次接受采訪時,朱琳說直到進入省隊後才知道還有體能教練這回事。相比之下,鄭欽文從小就走了一條更具職業化的道路,團隊更完善,眼界更開闊,出成績也要比李娜等人更早。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網球身上貼著大器晚成的標簽,但鄭欽文這一代年輕人正在慢慢把它撕掉。去年在意大利巴勒莫奪冠後,20歲的鄭欽文成為贏得巡回賽冠軍最年輕的中國金花。放眼大滿貫賽場,李娜2011年澳網第一次打進決賽時已接近29歲,鄭欽文今年打進澳網決賽時則只有21歲。




2024年1月25日,李娜澳網奪冠十周年當天,鄭欽文在女單半決賽中戰勝雅斯特雷姆斯卡晉級決賽。那個當年瘦弱的小女孩長大了,跟前輩李娜一樣站上了澳網決賽的大舞台上。雖然最終未能收獲李娜十年前曾捧起的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但並不影響她成為最有價值的中國女運動員之一。

整整十年,從李娜到鄭欽文,頗有一些命中注定的感覺。同為湖北人、同是心直口快的性格、同樣的啟蒙教練、先後師從過同一位教練,鄭欽文不可避免地會被拿來與李娜做比較。澳網期間,來墨爾本參加元老賽的李娜與鄭欽文有過一次見面,兩人的歷史性擁抱更像是一次時隔十年、跨越時空的交接,中國女網的接力棒交到了鄭欽文這一代手中。

▲參加元老賽的李娜,特意為在澳網上取得好成績的鄭欽文送去祝福。圖/鄭欽文微博▲參加元老賽的李娜,特意為在澳網上取得好成績的鄭欽文送去祝福。圖/鄭欽文微博

從小到大,鄭欽文一直視李娜為偶像,但又不想成為第二個李娜。她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己,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是的,中國網球職業化22年來,包括李娜、鄭欽文等在內的每一位女網姑娘都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正是她們用汗水和淚水趟出來的這一條條小路,匯聚成了中國網球職業化改革大道。這是一條只能向前走的路,隨著鄭欽文等年輕一代的快速成長,今後再踏上這條路的年輕人將會走得越來越快,越來越踏實。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