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苹果 Vision Pro的5个关键问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苹果公司总部对面的苹果商店开始售卖 Vision Pro|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整套系统的延迟优化,眼动手势交互,文字和图形渲染的优化,都需要追赶。

举个例子,我们在 PC 电脑上和手机上看到文字是经过渲染优化的,让我们看起来没有明显的锯齿。但是这个基于静态屏幕做的这种文字栅格填充和次像素渲染的算法,如果拿到 XR 上就不适用了,因为在 XR 中,人们可能倾斜着对着屏幕,有可能远,有可能近,因此使用原先的那一套字体渲染的方法就不适用了。


Meta 追赶的是不错,但是就 Android 系统本身来说,系统层面这方面应该没有看到有什么动作。我们如果想解决它的延迟问题,解决渲染的清晰度问题,一些预设的手势、眼动的交互的问题,还是要交给厂商自己来做,这个代价就会非常大。

如果想要做一个复杂度接近 Vision Pro 可能 60%、 70% 的产品,一个小几百号人的团队其实是非常捉襟见肘的,因为 Android 在底层没有提供这方面能力,大家不太好做。

但是如果时间再久一点,尤其是我觉得可能在两年以后,苹果的应用生态和内容生态得到一个大发展的时候,市场也会希望有苹果的替代品,更便宜的、更轻的,或者其他功能更适合我自己,它市场的需求摆在这了,相应的 Android 的生态也会跟到位,但是下一代平台,是不是还属于 Android?

我其实认为很多厂商的机会是比较平等的,除了Android,国内的系统,包括其他的第三方系统我觉得也不是不可期待的。

Allen:我的感受是追 VST 这个形态没有那么的难,难的可能是在于生态上面。

我们把它拆成三层,一层是硬件本身,另外一层 OS 的基建,然后再上面一层才是生态和开发者的这些东西。


如果我们单纯说硬件的话,硬件比手机复杂,主要在透视和光学上面。这是手机行业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手机拍照镜头跟我们去做这种放大的这种镜头,它其实不属于同一种光学领域,所以这些对应的人才都是要重新培养的。

但因为 XR 头显本身比较大,大其实代表着冗余。这里面有非常多硬件可以取舍的地方。苹果确实有优势,苹果的结构件做的特别特别复杂,但是它的复杂来自于为了做到极致。如果不做到那么极致,可能成本会掉的非常快。用一些现成的解决方案,你还是能攒出来一个感觉上有苹果 80% 硬件实力的东西的。

华米 OV 里面一个做手表的团队可能都有一两千人,所以团队方面,完全是看厂商认不认可这是一个未来市场,BG 的老大感没感受到压力。纯硬件角度的差距可能就是一年半、两年左右的一个时间,而且就在当下的每一个切片,可能都能拿出来一个苹果 80% 的一个体验的一个硬件出来。




为了极致而复杂的 Vision Pro|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然后至于中间层,其实今天 OS 层开发的研发人才海内外都很多,已经不是当年全球都找不出来多少做 OS 开发的情况,我觉得 OS 今天可能难在一些,像天一说的这种文字的次像素渲染这种很细的问题,它不是说特别难,但很刁钻,要做很多很多小细节的优化,可能是要花人力去堆的一个状态。但这里的窗口期拉的时间长一点,OS 层的这个底层优化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感觉也是两年左右的差距。

难可能难在生态上面。因为过去 Meta 有在游戏行业的生态号召力,然后 iOS 有帮助到很多的开发者赚钱。然后两家各拥抱了一个生态,Meta 选择拥抱 Unity,然后苹果也拥抱,但是还没有那么彻底,要推自己那套原生的开发的架构。

对应的 Android 阵营,我感觉 OpenXR(XR 领域的开源标准)还没有那么成熟,至少两三年内我看不到作为 MR 应用的开发者,大家很想要去拥抱 OpenXR 那套生态体系。比如说国内的厂商,想要基于 OpenXR 去推这个东西可能就很难了,里面优化的坑特别特别多。基于不同的底层架构,优化移植的成本很高。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