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逾四十年後中國人大再度修訂《國務院組織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全國兩會開幕,焦點除了總理李強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外,外界也關注,實施超過四十年的《國務院組織法》,在這次大會首次修訂。此舉會對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權力分配,帶來何種沖擊?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二次全體會議,周二(3月5日)早上在北京召開,七天的會期,大會將審議《國務院組織法》修訂草案,這次是該法實施四十多年來的首次進行修訂。大會在開幕日沒有公開草案的全部內容,只安排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作修法說明。他表示,修訂《國務院組織法》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做法,也是確立在2018年憲法修正案通過後,以習思想和黨中央統一領導作為國務院工作的指導思想。

李鴻忠:“有必要修改國務院組織法,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載入《國務院組織法》,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貫穿修法全過程。”


李鴻忠表示,這次修訂草案共二十條,包括確立國務院和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和行政機關地位,以及規定包括人民銀行行長為國務院組成人員等,草案經過分組討論和修訂後,在閉幕日再作表決。

評論:修法能為習近平集權提供法律依據

在修訂《國務院組織法》之前,全國人大會議分別在2021和2022年,也修訂了《人大大會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大會議和政府組織法》,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掌握實際的控制權,但修訂有關的組織法,能起到強化和確立習近平最高領導法律地位的作用。

莊嘉穎:“從外界看來,它(習近平權力)已經是高度集中了,實質上(修法)的需要是沒有,可是希望給予習的領導地位和黨的核心的集中地位,有一套法理依據,這樣子能讓習近平覺得,他在司政方面角色的地位更明確,希望集中地位,沒有任何可以被誤讀和被誤解的空間。”

評論:總理矮化成習近平管家 借修法把集權體制化和永久化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修訂《國務院組織法》不僅是把國務院和總理職能矮化,使他們變成習近平的秘書處和管家,同時,修法也能把習近平個人集權的做法體制化,為權力永久化鋪墊。

胡平:“最重要是他要搞,不但是在現階段是唯一的最高權威,而且是把此前的中共歷史的那一套都扔到一邊,只剩下習近平思想。他搞個人崇拜和個人集權,確實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了。這次組織法的修訂,是要把這套東西的體制化,寫進了法規,試圖把它永久化,以後只剩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胡平表示,現在集權狀況,不僅能與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相比,也像朝鮮高度獨裁專政體制。

評論:確立不再走黨政分開之路 有朝鮮式權力集一身影子

時事評論員桑普表示,結合這次修法和取消總理記者會,突顯總理只是為黨服務的執行者,並形容修法是強化黨的領導地位,也是推翻從改革開放以來,試圖把黨政分開的改革思維,把中國朝鮮化。

桑普:“一年一度只有一次的記者會都不給,所有的權力都是習近平一把抓,黨政軍權的事,不可能做任何黨政分開的事情。告訴你說習近平獨大,這個是集權,把所有權力收歸黨中央。朝鮮就是從金日成到金正日,再到金正恩,基本上都把權力往上收走。”

桑普表示,完成修法後,國務院只淪為黨的執行機器,總理失去對經濟的話語權,中國經濟正處於不明朗期,在這種體制下,使懂經濟的技術官僚更不敢發聲。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