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被“抛弃”的农村老人:过去以为养儿能防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问:这个自觉是怎么来的?


吕德文:不是单一个体的决策,而是社会的集体行动,背后一个潜在的因素是,投资未来其实也是投资他自己,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社会真相。

问:所以以前照顾老人的道德约束已经越来越弱?


吕德文:这跟刚才我讲的乡土社会的空心化和解体有很大的关系。

乡土社会的解体意味着有利于老人的权威和决策已经消解。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社会进程,不单是最近十几年产生的,而是近代中国转型以来慢慢出现,最终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相比过去是一种进步,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连最普通的农民家庭都有车有房,享受城市比较便利的现代化公共服务,哪怕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现在的生活相比过去也要更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城乡社会”又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里,有一部分人受益,也有一部人付出了代价,老年人被忽视就是最典型的代价。

问:虽然残酷,但是在一些人看来,历史就是这样往前发展的,不可避免会抛弃掉一些人?

吕德文:这个说法有点社会达尔文主义。整体来看,社会要发展,必须有竞争,要竞争就会有“失败者”,给大家制造不安全感,否则所有人躺平就可以活得很好,那这个社会很快会失去活力。但社会达尔文主义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伦理。

作为社会的一员,老人如何有尊严地生活,这是整个国家应该承担起的伦理责任。但实际情况是,老年人客观上是被抛弃掉的,年轻人在过非常光鲜的都市化生活,实现生活方式的迭代,老年人还在保持非常简约的生活方式。

客观上看,现在的家庭机制安排有它的合理性,我为了实现家庭的跃升和发展,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让小孩受更好的教育,这样我的家庭才有希望。


这个希望是建立在对一部分家庭伦理责任放弃的基础之上的。比如老人生病了,我不送他去医院看,或者潜意识里不想送他去医院,可能最后拖到一定程度他自己就放弃了。大部分家庭出现这种情况都是代际之间相互配合的结果,老年人会觉得我是这个家庭的累赘,他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

问:这个困境看起来个人是无法改变的,需要国家和社会?

吕德文:对,其实这是一种社会机制,个体是很难对抗的。如果我们是普通农民家庭,可能也会这样选择。假如你很孝顺,为了照顾老人,让小孩在村里读书,但现在村里连小学都没了,你怎么办?大多数当事人意识不到这种伦理冲突,因为整个社会氛围都是这样,社会资源的配置也是引导你往那边去,所以他的心里是没有负担的。


一旦家庭面临选择的时候,村庄舆论或者社会意识形态都会说,老年人你得自觉一点,得学会做老人,为了子女你应该节制一点,不能对子女提太多的要求,不能给他们增加负担,他们现在很不容易,要还房贷,小孩又要上学……这样的家庭伦理意识形态反过来是有利于资源往下行的。

下行式的家庭扩展开来就是下行式的社会,所有的资源都在往下分配。当然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往后可能也不会有了。

问:为什么说以后不会有了?

吕德文:因为我们老的时候肯定不会这样下行,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为自己做好保障了。上一代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为自己做好准备,因为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意识还是“养儿防老”:我只要把孩子教育好,给他投资好未来,我就可以过得很好。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年轻的时候为子女付出所有,最后发现等到自己老了,环境已经变了,还得继续付出。

他们为子女负责任的周期延长了,过去你给他娶上媳妇,你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你可以为自己养老做准备,比如你50岁给儿子娶上媳妇,50岁到60岁之间你还有10年的时间为自己而活,这个时候种田也好,务工也好,可以把收入积攒下来,哪一天失去劳动力了,你自己还可以过得好一些。

但今天不是,你给子女结上婚还不够,子女生小孩,你还得继续付出,因为城市里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单靠年轻丈夫一个人工作根本不行。现在教育不像以前农村那样简约,你把孩子扔在那儿,夫妻两个还可以一起出去打工,现在根本不行,必须有一个大人盯着。

问:受影响的老人范围有多大?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