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美国有一批“中国通” 中国为何却难以产生“美国通”?(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深圳前海办公楼


5. 民间草根力量

包括中国的独立知识分子、海外归国和旅美华人,以及非专业机构的民众观察者。随着全社会民众智识水平的提升,非专业机构的人员出于对中美关系的关注,往往也能够发表相关观点和看法,虽然其中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但确有一些较为优秀的人员,由于其自身学识教育水平较高和一线实践观察经验,不受制于体制内的约束,反而能够更加自由地研究真问题、表达新观点,成为中国对美研究的潜在势能。


美国何以产生“中国通”?

客观看,中国学者开展美国研究的进入门槛和技术难度都要小于美国学者开展中国研究。一是在外语的掌握难度上,汉语要远高于英语,且由于汉语素材的春秋笔法隐晦表达,正话反说、双关隐喻大量存在、官方语言的简略难懂,加之中国信息对外开放有限,美国研究学者想要充分获取汉语素材的完整准确信息,难度十分大。二是从数据素材的可得性以及信息质量方面美国信息更易获取。美国的政治和社会透明度高、新闻媒体较为发达,研究成果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如果中国的研究者能够熟练掌握英语阅读理解和开源信息分析,一般能够较快地进入美国相关问题研究领域,特别是随着机器翻译和开源信息分析工具的发展,及时掌握美国一手公开信息的难度进一步降低。

在进入门槛和研究难度均占优下,中国的“美国通”似乎却落入下风,假定两国学者的资质禀赋和努力程度大约持平,或许要转向更为深刻的学术和人才产生机制上来审视这种客观上的差距,探寻背后驱动中美双边关系学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机制安排。




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和时任国务卿基辛格在空军一号上商议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北约会谈的事宜 (图源:Getty Image)


(一)开放汲取而非封闭循环的决策体系

除了纯知识逻辑驱动的学术真理探索,对于政策导向的学术研究而言,能够被决策层所需要、纳入决策体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动力。没有现实的辅助决策需求,政策研究就丧失了存在基础。政策研究存在的前提就是要有开放的决策体系,能够及时汲取外部的智力资源支持,而非采取封闭的、内循环的决策体系。

辅助决策的外包化,成就了美国冷战时期的中国学和战略安全学的兴起。以美国兰德公司为例,最初则是因为二战时期征召为空军司令部服务的专家,战后既不愿意在军队服役也不愿意受军队文职身份的束缚,美国空军为了继续保持这一战略大脑,命令飞机承包商麦道公司找了一个仓库成立了一个长期稳定资助的计划,随后在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公司实体,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平台为美国空军的战略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服务。当时空军参谋部的重大决策方案都要经过兰德公司的预先研究,兰德公司的人员也有着空军授予的较高级别的保密权限。美国空军司令部与兰德公司的专家之间,既存在甲方与乙方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有着近乎同事的合作关系,这样的生态能够很好地实现政策研究与现实政策的融合。这样一种灵活化的机制安排,既为美国空军保留了战时征召专家“外脑”的智力支持机制,又为第三方专家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提供了更为自由独立的研究空间。

正是因为开放的决策体系,才催生国家安全体系与学术政策界专家的“旋转门”机制。二战中美国吸收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战略家进入国防部和军队,并在战后塑造的国家安全机制中仍然广泛吸收知识界,形成了冷战时期的“学界——政府”共生关系。这批深度参与到冷战大战略制定和实践的理论家、思想家们被冠以“冷战知识分子”(Cold War Intellectuals),这些知识分子不少本身就是政府和军队机构的高级官员,或是就职于与国家安全体系关系紧密的战略智库或是大学、通过“旋转门”机制担任政府军队职位或是成为高层官员的咨询“智囊”,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约瑟夫·奈等。战略思想家们从事战略问题研究,通过着书立说、公开演讲、发起交流对话等方式创造了丰富成果,这些成果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共同构成美国冷战时期的战略框架。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5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5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次.昔.取.载] 2024-03-21 08:16
    胡说八道,中国有几百万生活在美国的反中人士,他们积极配合美国政府反华,在中国国内还有数不清的向往美式民主自由的底层民众。尽管中国高层每一个官员都对美国了如指掌,但表面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都要避免让人知道他们精通美国。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