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美国有一批“中国通” 中国为何却难以产生“美国通”?(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美国中国学专家在高校学术和智库政策研究之间也逐步分流:一部分选择留在高校从事学术研究,其一般在获得终身教职后(tenured)或是闲暇之余,热衷于关注中国相关现实问题、写作时政评论,虽然美国高校也存在中国研究人才断档(45-55岁之间正教授级的领军学者稀缺)、政策与学术研究的主次碰撞等问题,但他们还是秉持了较强的学术自觉:有意识地保持与国家安全体系之间的距离,试图在政策研究中建构学术性的意义,强调对主流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发展的贡献。


另外,相当一部分学者则选择智库(包括高校和社会智库)从事中国现实政策的研究,担任研究序列的研究人员,而脱离常任教职轨道(tenure-track)。他们以智库为根据地,将政策研究作为个人事业,倾注精力观察中国不断涌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筹措研究经费、及时发布研究成果和观点。由于更能反映中国现实和及时为美国决策提供咨询参考,他们在现实中的政策影响力较大(也意味着更多的项目资金来源),并且是国家安全体系“旋转门”后备的活跃人群。虽然少数智库学者在职业生涯早期也会在智库担任研究人员、而后申请高校教职(如迈克尔·贝克利从哈佛贝尔弗国际事务研究院到塔夫茨大学政治学系),也有退休教授转而去智库担任资深研究员,但是学术和智库学者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工定位,总体上呈现了平行发展、偶有交叉的发展格局。

(四)分散需求牵引的高效率经费资助方式


美国没有科技部、教育部也无权限管理学校,也没有针对社会科学的国家级资助机构,美国中国学的大量资助来源于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国家安全体系,并且与诸多基金会协同、共同扶持培育了美国的“中国学”学术生态。这样的资助方式看似是结构松散的一盘散沙,似乎存在统筹规划不足、重复浪费的情况,但实际上却乱中有序,能够减少学术经费浪费和管理成本,有效培育专业化分工。

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各军兵种都根据自身实际业务需要来决定资助方向和资助对象,这就决定了其所资助的研究项目具有明确的现实需要;对资助对象的选择是基于某个专家或机构在行业内的声誉和能力,是一种经过市场化优胜劣汰后的择优选择,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广撒网资助(往往伴随着资金浪费),并且确定资助对象后,往往签订长周期稳定资助合同,有利于相关专家长期在某个领域深耕积累,在公开竞争中形成术业专攻、在分工深耕中形成了个人的知识壁垒和护城河,从而造就了个人的学术声誉,进而提升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中国为何难以培育“美国通”


中国的“美国学”研究起步很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公派出国和老一代学人的努力,出现了成果井喷、大家辈出的时代,老一代学人在十分困难和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建构了中国美国学研究的地基,但是一些深层次的学术和人才产生机制的结构性障碍,仍然制约着中国美国通”人才的培育。




资中筠(图源:中国新闻网)

(一)生长局限的战略思想市场

科斯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稳定”。对于新战略思想的终端消费者——国家而言,多元思想的竞争择优,确保了国家战略总体能够保持较为智慧的方向,并且可以在公共讨论和实践反馈中不断地调整修正,确保自主创造活力。与美国不同,中国的战略思想市场总体还呈现“金字塔”式自上而下的纵向层级化状态,突出特点是等级化主体、内部非公开、横向壁垒高、信息向终端末梢集中,未能形成 “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正向循环。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5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5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次.昔.取.载] 2024-03-21 08:16
    胡说八道,中国有几百万生活在美国的反中人士,他们积极配合美国政府反华,在中国国内还有数不清的向往美式民主自由的底层民众。尽管中国高层每一个官员都对美国了如指掌,但表面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都要避免让人知道他们精通美国。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