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四位“紅色公主”的命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周恩來和李訥)


我又一次見到李訥是在1966年國慶節的晚上,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焰火時。那時她已是《解放軍報》聯絡員了。她依然是熱情的,拉著我的手說:“走,去看看爸爸去!”

我們走進休息室,見毛澤東正坐在一張大皮沙發裡吸煙,他身穿綠軍裝,頭頂一顆紅星,領展兩面紅旗,十分的威武。我興奮得心嘣嘣跳,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站在那兒訥訥地說:“毛伯伯,您還認識我麼?”毛澤東微笑著,用濃重的湖南口音說:“亮亮麼,陶鑄的女兒”(他將“鑄”念成“巨”)。頓時我騰雲駕霧,飄飄然不知所以了。


後來,毛澤東走下天安門城樓,來到金水橋邊,席地而坐,緩緩地抽著煙,微笑著望著對面廣場上如癡如醉的百萬民眾歡樂的場面。李訥也拉著我隨人流下來了,我倆站在離毛澤東僅50米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目睹了這一著名的歷史鏡頭。“你看爸爸,神采奕奕的,多健康!多精神!我們該有多幸福啊!”李訥緊緊挽著我的手臂,興奮地說。

在五彩繽紛焰火的照耀下,我突然發現李訥一反往日的拘謹和憂郁,她雙目放出我從未見過的光彩,面孔因激動而容光煥發,發自內心的喜悅使她變得美麗起來。我一方面受感染而越加歡呼雀躍,另一方面又暗暗有點驚訝:“女兒對父親也能崇拜到這般地步嗎?不是說親人眼裡無偉人嗎?”

我最後一次見李訥,卻是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場合。那是在1967年9月份,中南海分片批斗“劉、鄧、陶”,我站在喧囂的人群後面,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受盡凌辱,卻一點辦法也沒有,真是心都要碎了。就在這時,偏偏在這時,我突然看見了她!

她站在人群中,漠然地看著這一切,儼然是來“視察”的樣子。不是不久前還親熱地叫“陶鑄叔叔”嗎?這一切是怎麼啦?我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回去後,淚流滿面地找出了那只長毛絨小狗,傷心地將它扔到地上……。


我跟李訥的一段友誼,就這麼隨著小狗的落地而中斷了。但是這許多年來,我卻一直在有意無意地關注著她,我總能斷斷續續、時淺時深地聽到一些關於她的情況。令我有點驚歎的是,她的命運,正是她悲劇性格的延伸。



(李訥)


是的,她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她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條既定的人生軌跡。難道她真正飛黃騰達過嗎?尊貴顯赫過嗎?我懷疑,即使有也是稍縱即逝的。

不錯,她當過幾天北京市委書記,但很快就下了幹校。接踵而來的是婚姻挫折,疾病折磨,父親的去世,母親的倒台,政治上的失意……,她幾乎從中國消失了,被人遺忘了,直到最近幾年,才又開始傳出若幹信息,我知道她又結了婚,愛人老王是位離休老幹部,愛好書法和國畫,這倒是與李訥頗相投的。

李訥病愈後分配到中辦秘書局工作,但基本上在家裡休息。去年看到一份雜志上刊出李訥照片,可比以前胖多了,依然是樸素得讓人無法容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77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