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四位“紅色公主”的命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晚年的李訥和丈夫王景清)


李訥並沒有像她當初斷言的那樣,她既沒有成為最好的人,也沒有成為最壞的人,也沒有去當什麼“巴扎洛夫”,而是成了一個像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的人,屬於那種憑工資過日子的人,既要為油鹽柴米房租水電而操心,又要為孩子上學看病坐車而犯難,甚至冬天也要像老百姓一樣貯存幾百斤大白菜。

去年她一家三口分配的180斤大白菜,是自己用平板三輪車拉回來的。每當毛澤東的誕辰和逝世紀念日,她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樣,排在長長的隊列中,靜靜地等候進紀念堂去見父親一面,然後隨著隊伍出來,消失在那些匆匆忙忙去擠公共汽車的人流中……當我聽到這些情況時,不知為什麼,心裡酸酸的。




李訥(中)與兒子王效芝(右)、丈夫王景清合影

講給友人聽,有的感歎同情,有的則說:這有什麼!挺好,就應該這樣!不管怎麼說,我仍要為李訥的回歸而慶幸,做一名普通人(實為正常人),難道不是李訥當年所向往的嗎?難道不是她那偉大的父親所期望於她的嗎?比起當年的“紅色公主”來,我覺得今天的李訥更值得我尊敬。

四、“黑人”林豆豆

再說林豆豆。


我第一次見她大概是1953年,在廣州石碑子弟小學。那時她也就八、九歲吧,她和她弟弟,兩人都是濃眉大眼,一望便知是誰的孩子。




(林立衡與林立果)

小時候的豆豆既沒有一般小女孩的活潑,也沒有一般小女孩的扭捏,而總是靜靜地用兩只黑黑的大眼睛看著你,一副認真專注的神態。不知為什麼,我對第一次見到的豆豆的形象至今記憶猶新。大概是由於她那小巧精致的模樣兒,使我覺得,啊,真是一粒小豆豆!

以後也斷斷續續見過她幾次,但她總不愛說話,老是緊緊抿著小嘴而大睜著黑眼睛,我感到這位小姑娘真是又清高,又矜持,又嬌氣,加上大了她幾歲,也就更不介意這個一號首長(在東北林彪是一號首長)家裡的小金豆了。

以後,依稀聽說她一度也患了青春期憂郁症,同她的媽媽鬧別扭,懷疑自己不是葉群生的。再後來,她成了大名鼎鼎的林立衡,而我則成了“黑幫子女”,我們之間有若天淵之別,自然更談不上任何聯系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