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靠10平方厘米月入8萬 生意好做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並非所有穿戴甲款式都被消費者接受。圖 / 視覺中國


劉易帆心裡清楚,失去的40萬是為自己的沖動買單。聽著那些聳動的財富神話(电视剧),“還沒有把產業搞清楚”,就貿然在穿戴甲領域創業。現在,偶爾刷到穿戴甲品牌吸引加盟商的文案,他都想反問一句,“動不動打保票日入一萬的人,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和劉易帆不同,吳可欣穿戴甲創業前想得很清楚,她想避開實體經營的“坑”,在線上開店。等她拉起十個人的設計師和客服團隊,也花掉了第一個100萬之後,她發現自己同樣碰到了轉化難題。店鋪流量不差,也有客戶來詢問甲片尺碼、佩戴方式,但問歸問,“就是不下單”。


直到開出自己第一家線下穿戴甲門店,吳可欣才明白,挑選穿戴甲不同的尺碼就像買鞋子,過大過小都會影響體驗;而穿戴過程也會勸退很多“手殘黨”,用戶需要在線下了解產品,並且體驗之後,才敢復購,“往大了說,線下門店能幫助從業者完成用戶教育”。

不只是個體創業者,即便對品牌來說,想在穿戴甲行業裡殺出重圍同樣困難。

花袖創業之初,一度也嘗試通過線上直播間銷售手工甲。他們研究了抖音的算法邏:直播間的成交金額、成交單量、密度,都會直接影響抖音的推流。擔心單價超過100元會嚇跑用戶,他們也試過按照平台的算法模型,用低價產品引流。

某一款穿戴甲日常售價是99元,花袖官方補貼,在官方直播間虧本賣39.9元。很快,他們發現了一件“最難受的事情”——想象中的引流並沒有發生。那些下單39.9元穿戴甲的用戶只會一直購買同樣價格帶的產品,二三百元的款式,“壓根不會買”。

即便在小紅書,流量也很難變現。不止一位穿戴甲創業者提到,用戶只要想到美甲,就會立刻打開小紅書搜索。作為平台,小紅書期望能推出穿戴甲領域的頭部品牌,快速完成流量的商業化。出於這個目的,小紅書促成了花袖和李誕的首場直播。但轉化率並不理想。這在花袖的意料之中,“這次合作幫助我們宣傳了品牌”。


也有穿戴甲品牌試圖通過投流來增加轉化,效果同樣不佳。在美甲領域,“絕大部分用戶把小紅書當成搜索引擎”,大部分投流的產品圖沒能帶來任何轉化,只被用戶“一鍵保存”去找線下美甲師還原同款了。

而對於想要長遠經營的品牌來說,打破行業的困境需要更多線下的能力。

穿戴甲需要大量SKU。品牌需要不斷推出新款,每款穿戴甲還有4個尺碼。這都導致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規模的難度較大。花袖一度碰上過“爆款危機”。一次和小紅書博主合作帶貨,單場直播銷售數量超過1500套。按照當時花袖的備貨能力,1500個SKU起碼需要10天完成。通過標准化的系統派單、引導材料采購,引入兼職美甲師入駐,最終依賴於系統能力,在種種辦法下,原本10天的發貨周期集中在7天內完成。


實際上,穿戴甲並不算是新的產品。早在2015年,美甲貼盈可兒(INCOCO)就曾在中國掀起一陣風潮。

當時,盈可兒通過微商加盟的形式迅速鋪開銷售網絡。盈可兒主打純甲油膜貼,宣傳稱產品不含甲醛、甲苯等有害成分。而短短一年時間盈可兒在中國市場幾近消失。

1989年在美國成立的頭部品牌黛絲堤華在中國也漸漸銷聲匿跡。而短短3年以前,2020年12月,黛絲堤華官宣演員宋茜為亞太區代言人。這被看作是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開始。與李佳琦等頭部主播的合作,直接助推了黛絲堤華銷售額起飛,相比前一年完成了10倍的增長。



2020年12月,黛絲堤華官宣演員宋茜為亞太區代言人。圖 / 購物軟件截圖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