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小米: 小米新車營銷手法惹議? 虧本賣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根據Tesla去年公布的全球財報,其整車的毛利率已由2022年的23%降至2023年的18%,未來面對中國市場的價格壓力,毛利率恐持續下探。


相較之下,中國電動車企以比亞迪的毛利最高,去年底達23%,略高於理想汽車同期的22.7%,但其他車企,如後起之秀的蔚來汽車,去年底的毛利率僅有7.5%,且虧損持續擴大。

邱鍇俊:SU7動力和續航等領先Model 3


北京的《電動汽車觀察家》雜志總編輯邱鍇俊也說,小米虧本賣車看似不太健康,但這是所有中國新品牌勢力必經之正常考驗,須做出一定規模後才能有微利空間。

邱鍇俊說,他和其他近百家中國媒體提前於固定路線試駕過小米新車,初體驗的經驗是:SU7不管在動力、續航力、還是駕駛操控等方面的性能都全面領先Tesla的Model 3,因此,未來銷量可能坐大。但他說,據中國工信部的登記數據來看,Model 3的能耗還是強過小米SU7,約“每百裡少耗一度電。”

至於在智能駕駛方面,邱鍇俊說,兩款車比較難評比,因為Tesla的全自動輔助駕駛(FSD)軟件並未在中國落地,所以,Model 3現行的輔助駕駛功能是打折後的性能,因此,若進入高速駕駛,小米和Model 3的智能駕駛性能應不相上下,但在城區環境下,小米又搶得先機,因為全自動輔助駕駛也尚未在城區開通。

他說,小米今年的產能仍低,對Tesla或其他中企如比亞迪和小鵬汽車類似價格區間的車款,或極氪的001、007系列,都不致帶來顛覆性的破壞格局。

另外,他認為,小米也可望在中國擴大電動車的客群,不致於完全分食現有電動車企的客源。


邱鍇俊告訴美國之音:“小米原來是做手機的品牌,還有很多智能家居,它其實會吸引很多原來對於新能源汽車不太感興趣的人也過來看電動汽車、買電動汽車。它有帶來一定的增量效應,而不是那種叫“存量競爭”的這麼一種邏輯。”

曾志凌:小米恐加劇電動車市的紅海效應


英國籍市場調查公司GlobalData在上海的亞太汽車市場研究總監曾志凌說,小米已做好5年虧本賣車的打算,因此,SU7系列低價入市確會給中國電動車市帶來很大的壓力,尤恐加劇其“紅海”效應。

他認為,中國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供應鏈,包括電池和電機系統等成熟的硬件供應商,因此,小米新車的產品力、電動化和能耗等問題都可以很快獲得突破,這也是為什麼美企Apple花了10年造車,最後仍收敗告終,但小米只花了3年就成功跨界。

他還說,小米的年產能也不會僅停留在6-8萬輛,未來只要有需求,拉高到年產30萬輛都不會是問題。

曾志凌說,相較於其他電動車企,小米汽車的最大優勢是其電動車可整合手機、智能家電等周邊產品和App、智能駕駛等軟件,形成一個聯網電車的完整生態系,未來只要搶攻下一定的市占率,小米應可跳脫電動車市殺價競爭的宿命。

曾志凌告訴美國之音:“(汽車)電動化已經進入了以價格戰為主導的局面,大家把這個價格殺得很便宜,小米進來以後,它和華為所主打的是聯網汽車、智能駕駛,包括這種周邊的(資通訊)產品、後續的軟件服務,這個我想才是它的整個盈利點。”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