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采耳店老板被罚22万,小微店主的命运缩影(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如今宜宾市翠屏区卫生健康局向区人民法院撤回了强制执行的申请,在公众看来,这相当于承认此前开出的巨额罚单不合理。

“采耳店被认定无证诊疗,收入2000罚22万”一事,持续引发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31日,宜宾市翠屏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称,已向法院撤回强制执行申请,并启动内部复查,将根据复查情况作出妥善处理。

2023年3月,四川宜宾这家耳部护理店被当地卫健局认定“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被罚11.2万元,又因未缴纳这笔罚款被追收11万滞纳金,进而被卫健局告上法庭强制执行。

2024年3月22日,申请强制执行案开庭审理。在舆论施压之下,这个困扰当事人一年多的案子终于迎来一个转折点。

这家采耳店的主人叫李家英,是宜宾一位40多岁的单亲妈妈,之前一直以卖菜为生。

2022年她通过加盟商培训后,开了这家采耳店,筹备了近一年之后,2023年3月9日新店开业,没想到仅仅过了13天,店里就来了执法人员,以非法行医为名开出了巨额罚单。

收入不过2000元,却被罚22万,是否存在“小错重罚”的执法瑕疵?当地执法部门一直被舆论穷追猛打。




如今宜宾市翠屏区卫生健康局向区人民法院撤回了强制执行的申请,在公众看来,这相当于承认此前开出的巨额罚单不合理。

当初罚款罚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甚至追加了一倍的滞纳金;如今说撤销强制执行就撤销,不需要给个理由吗?


李家英当然也有错,她的采耳店向周围老人宣称“不打针、不手术、摘下助听器”,很明显涉嫌虚假宣传。

市面上这种夸大疗效,故意混淆保健品与医疗药品区别的店面很多,对这种店面施以惩戒,也是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然而,当地处罚的理由不是虚假宣传,而是“该店正在使用‘小可视’内窥镜仪器对一顾客进行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这算不算非法行医,采耳店是不是不能用内窥镜,网友看法不一。

退一步讲,就算构成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过罚相当”,通俗来说就是有多大错,承担多大的责任。

李家英的店开业不过十几天,收入不过2000元,不管是主观恶性还是社会危害程度都比较小,按照“首违不罚”的原则,怎么看22万的罚款都不合理。

当地行政部门虽然看起来“有错就改”,舆论却难言轻松。很多人怀疑,执法部门这么积极地罚款,是不是在借罚款创收?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