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这个清明节,是寺庙救了中国年轻人的命(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段时间,甘露寺发布的义工招募火上热搜,年轻人眼睛顿时亮了。




“寺庙义工”?甄嬛修行的“甘露寺”?充满诱惑的字眼紧紧俘获年轻人的心。


即使寺庙居士出来辟谣,此甘露寺位于福建泰宁,并非《甄嬛传》里那所,也拦不住年轻人的积极,话题下大批人想要报名,询问应聘需要什么条件。



这也映照着近几年寺庙热度的持续攀升,每逢节假日寺庙挤满年轻人,烧香祈福、买手串被列入出游必备流程,北京雍和宫手串风靡网络,法器流通处的队伍时常排到大门口。

得空去寺庙溜达一圈,晋升为当代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周末去杭州永福寺喝杯“慈杯咖啡”,在南京鸡鸣寺的图书馆看会儿书,或是报名广州万佛寺禅修班,体验南京大报恩寺赛博朋克式礼佛,年轻人的生活似乎越来越离不开寺庙。

渐渐地,他们不再满足于这样的浅层连接,迫切地想要与寺庙建立更深度的连接,转而去寺庙做义工、职工。


年轻人对寺庙如此热衷,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却并不信教,这意味着人们对寺庙的感知早已超出宗教信仰的范畴,在内卷高压的背景下,寺庙更多地充当人们短暂逃离现实的世外桃源。

就像是一处心灵充电站,人们在寺庙里疗愈伤口,拨散迷雾,寻找自我,进而再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融入现实的洪流继续向前。

那么,我们对寺庙赋予的美好想象是否能满足我们的期待?寺庙生活对一个普通人的影响能有多大限度?为此,我们采访到四位曾在寺庙生活过以及正在寺庙生活的人,来为那些对寺庙心生向往的人们展示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没有遮天蔽日的高楼大厦,没有刺耳的鸣笛声,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内卷,没有内耗,没有焦虑,在寺庙里,有的只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肆意洒落的阳光,大把的时间。

身处寺庙,当下的每一分一秒都有了实感,你能感受到时间的静静流动。清晨五点,寺院内的钟鼓声准时响起,行禅、上早课、诵经、吃斋、工作,漆黑的天空在人们走走停停的脚步中一点点明亮起来,午睡、看书、喝茶、晒太阳,明亮的天空又在人们的发呆放空中渐渐黯淡下来,周而复始。

十年如一日的晨钟暮鼓迎来送往,有人短暂停留,有人长居于此,相同的是,脱离世俗的琐粹繁杂,走进清幽静谧的寺庙,人们肉眼可见地更快乐了。

两年前,弘鑫辞去北京某家知名报社的工作,来到千里之外的一座禅宗寺院上班。

刚到寺院时,他是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现在,他负责寺院的公众号及摄影工作,午休2个小时,偶尔加会儿班,虽然工资没有之前高,但生活规律,身体变好,整个人还瘦了20斤,他“拥有了久违的对生活的掌控感。”
1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9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