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哈佛: 哈佛毕业10年回头看 大批孩子过早牺牲于爬藤算法(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算法下,真诚才是必杀技梁绮涵豪赌的底气,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次偶然的「庄家体验」。当年在哈佛读研时,她参加过本科招生的筛选,在已有的10份材料里,挑出两份数学方向的学生。但看到10份材料后,她彻底懵了,几乎都是IMO奖牌,金奖、银奖还有跳级生,有些还有音乐特长。无奈之下,她向导师求助:都这么优秀,到底怎么选呢?导师这么回答了她:能走到最后筛选阶段,一定都是顶级选手,但我们应该挑选更适合哈佛,更有潜力的学生。他/她的材料或许并不完美,但一定真实,你甚至能看到这个人的未来,会在哈佛如鱼得水。真实要比优秀更「有用」,这正是让梁绮涵坚信Alan能追到梦校的底气。




有了做庄收获,美本申请就好像换了一种玩法。


被催熟的尖子生失手,不是因为不优秀,而是好得「不真实」。成绩、活动和文书内容割裂,导致招生官只看到一堆材料,但看不到做出这些成绩的人到底是谁,自然给不出offer。更进一步,真实要如何体现,才能让招生官确认是「有潜力成功」的人?梁绮涵在过往成功申请者身上看了三个共同点:展现热情 Passion:他们无一例外做自己喜欢的事 ;

抗挫折能力 Resilience:即使遭遇失败,也能把经历看作是故事 ;

逻辑思维 Critical thinking:他们常常思考为什么做,而不是无脑跟风卷。


即便还没有拿下出彩的成绩,只要活动和文书中能体现「思考」,哪怕是由失败获得的成长,依然能被看见。




■被纽大录取的拜雅学生Charlotte,在文书营分享自己与拖延症长期斗争后,如何头脑清晰地规划生活和学习

今年在早申阶段被Wellesley College录取的Gigi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几乎被当年申请的所有美高拒绝,最后去了一所名不见经转的教会学校。学校以理工科见长,但她偏偏爱好文科,成绩也不过排前30%。此外,校内活动能提供的资源也非常普通。糟糕的是,她竞选学生会、篮球队,还有一些社团组织无一入选。开局就是一手烂牌,但这就是全部了么?并不。深入了解后梁绮涵发现,Gigi有着非常强大的复原能力,面对这些「失败」,她最多低落一天,就立马复原,继续尝试更多领域。她甚至在竞选学生会失败后,依旧做成了自己想干的事——在校内成立一个国际学生互助学习小组,并且得到了多位教师的帮助。她把这些经历写在了申请Wellesley的文书里,在与招生官面试时,甚至把对方逗乐了:「你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如此有生命力的候选人,放在什么环境里都能活得出彩,这样的孩子只要用力让招生官看见,就一定能让人眼一亮。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