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共同富裕 這次動真格了? 中國金融業告別高薪時代(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圖/網絡

然而,這兩年很明顯的一點是,這一類愛秀愛曬的人,或主動或被動,慢慢消失了。


A股長期陷入低估值窪地,想必是主因之一,而日益減少的韭菜、不賺錢的資本市場,也使得財富的效應逐漸消失。

無論何種原因,我們當下看到的一個現實是: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行業經歷了多輪裁員之後,風暴最終還是通過錢的流通,傳導至金融業這一收入比較市場中的最後一座堡壘。

從監管層面看,對金融業的薪酬限制可以理解為試圖矯正錯位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機制的一次努力。但現實的心理反饋是,當金融業都開始降薪了,其他行業怎麼辦?

02

金融業本身並非沒有問題。

每一次說金融行業薪酬高,都有人跳出來說自己被平均了。這當然是現實,金融行業是“二八效應”極度明顯的行業,高管和基層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過於懸殊,縮小這種差距就成了監管和政策對於金融行業薪酬指引的主要方向。

比如,財政部此前就發通知明確要求,國有金融企業高管及重要崗位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薪酬總額35%,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采取延期支付方式。

問題是,如果跳出金融行業來看就會發現,即便是在這個行業中認為自己被平均的那些人,相比其他行業來說,也是好得多。


金融行業中,員工平均薪酬最低的是保險業,但平均年薪也多能在20萬元以上,這對大多數人來說,依然屬於高薪職位。

從塔尖來比較,更能發現這種差距: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至2021年(以下簡稱“統計區間”),金融業員工年度平均薪酬是制造業的2.35倍、是其他行業的1.69倍;證券行業高管的薪酬水平(選取薪酬排名前三高管對比)則在金融業中處於峰頂,是其他行業高管的2.62倍、制造業高管的2.83倍。

金融業確實是一個高薪行業,這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其所創造的價值是否和其收入相匹配?

這不好回答,是一個極為宏大、直到現在也沒有標准答案的命題。


03

金融業高薪是一個全球現象,一直備受爭議。

早在2011年,美國爆發聲勢浩大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三年後,《21世紀資本論》風靡全球。這些年來,人們對於金融業薪酬過高的討論和爭議從未休止。

許多人都對萊昂納多主演的那部經典電影《華爾街之狼》有深刻印象。影片講述了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個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擁有億萬家產……萊昂納多在影片中精准還原了金融大鱷原型的紙醉金迷生活。

這部影片之所以在美國本土取得極佳票房,也是因為在社會情緒中充滿了公眾對華爾街的厭惡與不滿。

美國,金融業與其他行業的收入差距更大——在紐約(专题)市,證券業的平均工資為43.8萬美元(約合280萬元人民幣(专题)),是其他私營部門平均年薪9.2萬美元的近五倍。

從各國來看,面對金融業跟其他行業特別是制造業之間的懸殊收入差距,目前都沒有太理想的解決方案。這與行業屬性有關——作為掌握市場經濟中最為重要的資源配置能力的行業,金融業天然就有別的行業難以企及的套利空間和機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