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移民故事: 我海外留學時結婚 老公丟下我回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斯坦福大學畢業)


入學不久,我認識了我老公。他姓李,我私下稱他為“李先生”。

他來自河南鄭州,比我大一歲,是個理工男,性格沉穩開朗。


印象很深,初見時,他是個陽光大男孩,愛運動、愛社交。他經常帶著我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

雖然認識不久,但兩人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每天,我們都像是處在甜蜜的夢境中,彼此的陪伴成為了生活中最珍貴的禮物。我們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彼此成為了對方最堅實的後盾。

曾看過一句話:“和那個人在一起後,你能變得越來越好,那多半你選擇的就是對的人。”

確實是這樣。在斯坦福讀研期間,我不但順利融入同學之中,還經常自己組織校園活動。

以前,我都不敢想象自己能夠有這麼一天。然而,現在,我不但克服了社恐,而且開始享受與人合作的樂趣。



(我變開朗)

正當我在校園中忙得不亦樂乎時,李先生向我求婚了。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李先生早起做了早餐

他用蔬菜和雞蛋在盤子裡擺了“ love ”,盤子中間是一枚閃閃發亮的鑽戒。

雖然我與他情投意合,但學業未完成,這時結婚會不會太早了?我心中不由得起了波瀾。

但李先生給我的感覺非常踏實、溫暖,哪怕在學習期間,他仍然希望和我步入婚姻殿堂,讓我以妻子的身份和他在一起,這讓我堅定了與他攜手共渡余生的決心。


23歲那年,我們訂婚了。因為斯坦福的教堂每周只開放一次,需要預約,所以一直等到兩年後,我和李先生才在斯坦福教堂舉行了婚禮。

在家人的見證下,在同學們的祝福中,我穿上了婚紗。

當時我們都是窮學生,對於未來仍有諸多未知,但在我人生的許多關鍵節點上,我都是憑著感覺做了決定。

我一直堅信,“人”是勝於一切的。無論是學業還是事業,都沒有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重要。所以,哪怕我們的未來還很迷茫,但我認為選對了人,這比什麼都重要。



(在斯坦福教堂舉行婚禮)

婚後,我們繼續奮斗學業。幸運的是,我在斯坦福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白人導師。導師酷愛中國文化,對中國的傳統思想贊歎不已。同時,他也格外關注中國學生,導師給了我很多幫助,也讓我看到博士畢業後的事業藍圖。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6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