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越来越贵的李宁,终于跌落神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时尚潮牌和专业运动之间来回打转,李宁哪一边都没稳住口碑。当初崛起固然有借势国货的运气成分,但也因为运气好,品牌策略上的弱点被掩盖。当潮水退去,风向改变,李宁终究缺了点后劲。???????

“李宁真的越来越贵了。”


两三年以前,就曾有消费者如此抱怨。只是彼时的李宁风头正盛,线下门店大排长龙,动辄几千元的限量款发售即售罄,这类评价的声量还不大。

过去,作为“国潮一哥”,李宁从不缺少拥趸。每逢有人吐槽价格问题,必定会引起另一方的反驳:“难道只有耐克、阿迪达斯配炒鞋吗?好看的国货为什么不能炒呢?”

但,从神坛走下的速度,比国潮起落的速度还要快。

在2021年巅峰时期,李宁总市值2800多亿港元。一转眼到了现在,其总市值已经跌去了80%以上,剩下507亿港元左右。




如今的李宁,掉队了。

而在近日,国内上市运动品牌纷纷发布2023年财报,李宁成为其中唯一利润下滑的公司,营收27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净利润31.87亿元,同比减少21.58%。而稳坐头把交椅的安踏营收623.5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2.36亿元,同比增长34.9%。


相比之下,李宁的境地确实显得有些进退失据。

即便如此,曾经被人们“野性消费”的李宁,也并未收获太多同情,甚至不乏消费者“脱粉回踩”。从亲民的“平替”到前卫的“国潮”,再到如今的高端运动品牌,李宁究竟是怎么丢了路人缘的?



起起落落,一切皆有可能

国货崛起,如今已经谈不上是新鲜事了。回过头来看,李宁绝对属于第一批吃到国潮红利的品牌。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456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2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