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马斯克: 马斯克访中拿到金钥匙 专家警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林大维说,马斯克积极在中国开展全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可保有市场领先地位,但前提是中国须松绑相关规定。反观中国政府也希望藉由特斯拉的技术刺激国内车企进步,双方各取所需。


林大维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推(电动车)是因为有市场,除了卖电车,(也)要把生态链给连接起来,赚全部的钱,而不是赚一部车的钱,特斯拉当然也要赶快把全自动驾驶软件落地,不再卷入到中国市场的成本割喉战。”

林大维还说,美、日企业过去都是组商会访问团,才见得到李强,但这次马斯克单枪匹马就见到李强,规格之高,恐代表双方除全自动驾驶软件外,还有其他未曝光的合作或交易,有待观察。


本土品牌抢智驾先机 分析:特斯拉中国市占恐缩水

尽管特斯拉在华前景看好,但《新浪科技》报道也直言,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遭监管绊住发展脚步的这几年,华为、小鹏等本土高档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已在中国抢占先机。

对此,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澳洲汽车杂志》创办人杜闰清研判,特斯拉未来在中国的市占率恐走跌,因其虽曾为市场的先行者,但近几年的进化速度趋缓,车款也未曾大改款或推出特别吸睛的新商品。

他说,反观中国车企,虽然主打性价比,售车利润难比肩特斯拉,但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多展现出比外资车企更高的创造力,也带给特斯拉不小压力。

杜闰清告诉美国之音:“特斯拉在进步,中国车也在进步,但是中国车进步的速度超过特斯拉,而且(中国车企)最大优势就是全产业链,尤其车用电池这块,它有成本、技术上、专利上的各种优势。”

谢金河:特斯拉中国合作恐“短多长空”

在台北的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警告,特斯拉持续靠拢中国政府的合作成效,恐短多长空。

他说,2017年中国政府在上海批给特斯拉逾200亩的土地,又核发大笔银行贷款,虽特斯拉2021底宣称已在中国还清近14亿美元的贷款,但当年条件之优渥让马斯克几乎像在做无本生意,也在几年内间接帮扶中国车企的快速崛起,形成“进口替代”,反压缩特斯拉的销售和获利。


谢金河分析,在特斯拉之前,苹果手机在华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中国以优渥条件引进苹果在华设立制造基地后,藉其发展供应链之便,间接扶植出华为、Oppo等多个本土对手品牌,最后“替代”苹果。

马斯克周末高调访华后,特斯拉中国的合作可望从车辆生产进阶到自动驾驶领域。对此,谢金河分析,双方虽看似互利,但考虑到中国车企擅于复制抄袭,这次合作对马斯克而言恐是充满未知数的一场豪赌。

谢金河告诉美国之音:“中国马斯克完全自动驾驶的场域,我相信他(马斯克)数据将来一定是全部都交出来,大家不要忘了,中国制造生产的技术全世界最优质,如果马斯克的核心技术完全在中国被复制,我相信,将来很可能就没有特斯拉。”


中国“养、套、杀”战略 台企教训惨痛

谢金河还说,中国惯用“养、套、杀”的战略对待外企,先以优渥条件吸引外企投资后,让本土企业趁机抄袭复制技术,进而取代外企,不少台资企业都有过惨痛教训。

例如, 2003年间,已跻身世界大厂的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跟奇美西进中国,不过几年光景,双双惨遭中国本土企业“杀戮”,最后只能弃守。谢金河说,10多年来,从太阳能模块到LED产业的台资企业都曾面临类似的下场,值得特斯拉引以为鉴。

专家: 全球造车“新铁幕”时代来临

放眼中国电动车市的未来,在台北的远志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曾彦豪认为,中国无论在油电混合或纯电车的造车实力都全面超越欧、美、日、韩的前提下,作为纯电车先行者的特斯拉可能陷入尴尬处境,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

他说,欧美国家近年惊觉其基础造车技术已被中国超越,另就碳足迹而言,纯电车不见得比燃油车环保,再加上欧美国家地处寒带,电池寿命易受低温影响而衰减,这让不少欧洲国出现推迟2040年禁售燃油车政策的呼声,也积极研发更环保,技术更复杂的氢能源车。

另一方面,为了严防中国电车低价倾销,欧洲已启动关税保护,美国则透过关税壁垒等手段实质禁止中国电车在美销售。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2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