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9 | News by: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英国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第一天上课,老师讲中文,身边90%以上是中国人。我这是出国了,还是换了个城市上补习班?”
最近,一位赴英读会计一年制硕士的女生在社交平台吐槽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引发大量共鸣。她花费70万元赴英留学,原以为将开启一段跨文化、沉浸式的学习之旅,没想到迎接她的却是“英伦皮,内地馅”的课堂现实。
看似离谱,实则常见。尤其在英国的会计、金融、教育管理等商科项目中,这种“高度同质化、中文主导”的课堂早已不是个例。而这些专业,也恰恰是一年制水硕争议的重灾区。高昂的学费是否真的换来了预期的成长?我们不妨借此事件,来拆解一下这类现象背后的真实结构。
英国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地,而商科,无论申请人数还是集中度,长期稳居第一梯队。尤其是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等方向,几乎成了默认配置。
HESA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22学年,共有超过1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就读高等教育课程,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不少大学中,中国研究生带来的学费收入已占硕士阶段总收入的50%以上。
而在授课型硕士课程中,商科类专业中有多个项目中国学生占比超过60%,个别课程甚至高达90%。
例如,《金融时报》曾指出,曼彻斯特大学的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中国学生比例已逼近满额。“UCL的市场营销硕士是我们高中群的‘标配’,基本一刷offer名单,都是认识的人。”一位留英学生坦言。
从招生端看,为了满足旺盛的中国市场需求,不少英国大学本身就对课程进行了“市场化改造”——开设语言支持课程、中文答疑服务、甚至聘请来自中国的老师任教。一些课程几乎默认主要服务中国学生,在时间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机制上,都进行了相应“本地化”调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抬高留英门槛 计划减移民 英国新政引争议
- 马筱梅疑有孕,张兰讲话有深意,S家人财两空?
- 离谱!新能源汽车维修成了高危职业
- 自由党又丢一席 多数政府还有戏吗
-
- 列治文50多景点6月这周末免费开放
- 温哥华国际机场荣获全球最佳机场的独特殊荣
- 中国大使期待会谈 卡尼:与中国没有相同价值观
- 不卷了 UBC女生辍学买老店挣钱去
- 温哥华前市长强势回归 担任这部长
- 温哥华牙医 采用先进技术最新设备
-
- 加国这社区颇发:勒索不成惨遭枪杀
- 智库:加国联邦应裁员6.4万 省百亿
- 何清涟:川普关税战确实赢了 最大赢点是…
- 为酒店逃税100万 大温华裔被判刑
- 惨!过敏季开始更早 更猛 持续更久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 中美休战暗藏玄机 恐正酝酿大风暴
- 这选区自由党一票领先 将闹上法庭
- 热帖:2025年最惨的死法就是到杭州?
- 美公开现场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后半个身位"
- 最高近8000 加拿大儿童福利金又涨,马上到账
- 剩几天就过期 女子领了500万大奖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